考点1 服务对象的需要与问题
1.服务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具体包括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最低生活保障求助;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等等。
(2)教育、就业权益保障的需要。通过帮助服务对象接受良好的教育来实现其有效就业,同时帮助其实现自新、自强、自立的目标。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鼓励和协助服务对象构建和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这既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对于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也是为了创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服务对象更顺利转变。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通过矫正计划措施的实施,促进服务对象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2.服务对象的问题
(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比较难取得社会民众的同情。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考点2 矫正社会工作的特点
特殊性:为特殊社会困难群体提供福利服务。
复杂性:强制性监管与人性化服务交织相伴。
长期性:服务期限与刑罚执行期限基本一致。
专业性:法律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
考点3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3.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4.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5.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
考点4 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矫正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的理论与视角
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标签理论、优势视角、“社会-心理”视角等
2.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致力于改善矫正对象偏差心理和行为的社会工作方法。行为治疗法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致力于改善服务对象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社会工作行政及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等应用、
3.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服务提供模式
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订矫正工作计划;
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
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