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回家需要上粱,走爬坡的路,但是也可以走很坡少路面宽的另外一条路,只是一条路距离短,一条距离长。
前几日去南山的农家乐,体验到了什么叫陡路。今日,去同事家,再次体验到什么叫盘山路。
沿着往西的路一直走,首先县与县之间的路,畅通无阻。当走到两县相接的镇子,有一座桥相连。桥东是一个县,桥西是一个县。我们在桥东然后左拐,一直往上。就已经开始了盘山路。
这里的弯道,也不是第一走。路弯弯曲曲沿着山往上,一边是向上的高坎,一边是向下的坎。之前坐客车走过,上山的路陡,下山的时候,感觉车顶都要碰到一边高坎上的树枝了。
路的弯道很大、很急。今天算是强化了记忆。刚进入的路,虽然也陡,但是宽敞。越走路越急,感觉才过了一个弯,紧接着又是一个弯儿。过弯之后还特别的陡。
在记忆中,路就陡。今天算是真正的再次见识,我本来打算开车,但是担心自己的车技。当看到急弯,看到陡坡。真的是觉得自己的车技是不行的。
在院子里,我就犹豫不决。最后决定坐同事的车,看来我的决定是对的。虽然这样的路锻炼技术,但是也有很大的考验。
去的地方,大家都去过时间久了,路也记得不太清。有去过的同事,带领我们走,走在路上,发现这是一条仅能通过一辆车的单行道。如果对向来一辆车,那就麻烦了。前进、后退都很难。
不过,好在,直到目的地都没有遇见对向来的车。让人头疼的是把车停在什么地方。路窄,左边无处停,右边是高坎,不敢停。听说,有个麦场,可以停车。正在发愁往哪儿停车的我们,赶紧去找麦场。不愉快的事在接下来的一刻发生了,要去麦场,需通过一个小桥。在拐弯的地方,恰好停了一辆车,看起来可以过去。可谁知,接下来听到的声音,让人感觉坏了。
当把头伸出窗外,发现车门子已经蹭上了桥的栏杆边儿。此时,才真正的体验到这路的难走。车门被蹭上了,怎么办呢?再退,可能还会蹭。幸亏我们人多,沿着车屁股,把车往左边抬了一尺的距离。
再去寻找麦场。
去之后,才发现那里有麦场呀?不过是路边比较宽点儿的地方,堆了一些麦草,还有一堆沙石。好在车能停下来,于是去给同事说。
车停好了,看着被蹭的地方,心里不舒服。可是,不舒服能怎么办?反正已经蹭了。离开车,暂时不去想。
今天去的地方,真的是个沟。沿着两边的山坡,零零散散住着人家。房子掩映在绿林之中,是个美丽的地方。郁郁葱葱的树林,人家的屋檐在绿色中露出了一角。
红色的屋顶,对,那里有一户人家。白色的墙,对,那里也有一户人家。高大的树,遮挡住了视线。这里真的是个好地方,一旁的同事感叹到。
绿色可以平复心绪,看到眼前不知的大树,茂密的竹林,排排白杨,棵棵柏树,一行行辣椒,这里既是绿林,也有良田。哨兵般站立的玉米,长得旺盛的黄豆,是这个季节的靓仔。
返回的路,我们决定不再按照原路返回。原来的路仅能容一辆车,还没有会车带,还是担心遇到对向来车。听说,顺着眼前的路走,也是大路。
刚起步,是一段平而宽敞的路,让人倍感高兴。高兴不超过三秒,紧接着就是一个大弯道。刚过,又是一个弯道加陡坡。
这样的路,真的不好走。在我眼里,是这样认为的。
看着对面来的三轮车,我在想,生活在这里的祖祖辈辈,他们是如何额看待这样的路的。原来路没有硬化,如今条条路都已硬化,比起那些年的土路,好了很多。
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开车的技术,在这样的路上,已经练习的适应了这样的路况。而我呢?因为没有走过,所以觉得很难走。这大概就是需要去换位思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