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
你不会真指望我一篇文章就能让你过好你自己的人生吧?
欸...等等! 别走,这篇就是给(喜欢收藏所谓人生建议的)你的!
相信你的收藏夹里肯定有更多类似:
不是因为我在你身上装了监控
其实以前的我也会认真拜读,频频点头,后悔没早点看到,收藏!收藏!(吃灰去把你)
现在想想,且不说收藏夹里没!有!一!篇!文章有幸被你再看第二次,就算是在收藏的时候,你也只会收藏那些你能听懂、经历过且认同的建议。(包括我这篇)
不信你可以翻出尘封已久的“人生建议类”收藏夹,仔细端详一下它们是不是都只是借大V之口总结了你自己的经历而已。
而恰恰是那些没有被你点赞收藏,甚至让你冷哼“就你懂!假大V”的,才是你迫切需要弥补的认知盲区!
唉,说起来很悲伤,但我们就是会陷入这种尴尬的悖论
没经历的时候,正需要过来人的建议。
但因为不懂,所以不会听信这些建议。
经历过了之后,恍然大悟。
但这时候也不需要建议了,因为已经重蹈覆辙了。
想起大一修马哲,课上睡倒一片,都觉得背这些假大空的书没啥用,无聊;
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有了哲学的思考,反而会主动去读《毛泽东选集》;
有时候,你的思想纬度还在一楼,顶楼的人想拉你一把,冲你喊话,但你可能连他的人影都看不到。
只有你一层层地往上爬,跌倒,再站起来,爬到更高,才有可能看到和听到更多。
到那时,顶楼的你看到一楼的小孩犯了错,大声喊话,想传授他你总结的不摔跤的方法,他大概率也听不见。
★
最近阅读《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也有类似的感受。
因为习惯1~3 对我当下运营学习的困境有实际的解决效果,是我能切实执行的,所以我会被吸引,看的甚至忘记了时间;
但是从习惯4开始,我就浮躁起来了。
因为我人际关系不复杂,日常也不涉及太多商业谈判和合作的事务,这章节大段的文字让我感觉难以下咽,最后不耐烦地跳着看完的。
即使我隐约能感受到史蒂芬柯维在里面讲了很多重要的双赢、谈判原则,但是我就是没法逼自己读下去,大概因为我还在一楼。
虽然可惜,但转念
人学不到认知以外的经验其实是更有利于成长的
毕竟只有自己摔过的跤,痛的记忆才最深刻。
就像斯考特所说
“我们不能剥夺别人从受苦中获益的权利。”
这句话乍看起来很自私还有点损,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当你找到了跌倒要教会你的东西,爬起来,这样的成长会比别人背着你 要走得更快,更远。
★
跟你们说说我高三的经历吧。
高三学期一开始,我就每天熬夜学习,看着刻苦,其实是效率低,精神和注意力都不咋集中。
而且晚自习放学,我妈都会准备超~丰盛的夜宵,眼看着我也日渐圆润。
下晚自习回家,我爸都会说,
“回来几分钟哈欠没停过,上课也这个精神状态吗?“
"在学校坐了一天回来还吃这么多。走,跑几圈去。跑完回来早点睡。”
“作业做不完无所谓,你这样下去身体肯定出问题。”
......
但当时的我劲头十足,觉得熬夜奋斗到转钟,把握每一秒钟,这,不就是高三的正常状态嘛。
而且别人家父母都在鼓励孩子刻苦,你怎么还让我浪费时间呢?我当然没听老爸的经验。
没想到,离高考不到4个月的时候,我病倒了,住院停课了很久。
这时候我开始马后炮
“唉,你们当时怎么不强制一点让我早睡,逼我运动呢?停课这么久,我得落下多少进度啊!”
爸爸笑了,
“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晓之以理或动之以理。我,都不能替你开门。"
"而且我已经跟你强调了不下三次,你听不进去,满脑子都是熬夜才是“刻苦”学习,我再说只会加重我们父女矛盾,搞不好以后我说什么你都只觉得我在控制你,啰嗦,烦人。"
唉,这些话现在听起来醍醐灌顶,但当时我还反驳
“那这样多不负责任啊,我还小当然不懂这样身体会垮,父母不就是应该用你们的经验给我指路吗?”(现在看这话真欠揍)
“没事儿,年轻的试错成本低。”
“即便我现在给你关上铁栏不让你碰火,等哪天我老了关不住了,你可能也会纵身跳进火海,那时我才真的束手无策。不如在你刚想摸小火苗的时候,先告知你后果,会被烫伤,如果你不听,那就让小火苗稍微教训你下吧。无伤大雅。”
后来考教资,在《教育心理学》中学到了这原来是卢梭提出的一种道德教育方法——自然后果法。
因为少年的理智尚处于“睡眠”状态,说理或者惩罚等强制措施只会适得其反。
最好的方法是让其体验过失的不良后果,从而认识错误,吸取经验,学会“自然法则”,再自行更正,会更利于少年的自立和责任心。
不只是少年,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不见棺材不落泪。
只是有的人只触碰了蜡烛的火苗就有了概念,而有的人一跃就跳入熊熊火海。
所以最幸运的莫过于通过以前的小错,避开未来的大坑。
你别说噢,高三被发烧住院+吐酸水+抽大管血+狂补进度+补巨多笔记+补老多作业+……折磨了那么一次之后,我就变身为同龄人中的养生新贵。
那之后,我晚上19点之后会尽量不进食,也尽量控制在22:30点之前睡,这个习惯直到大学、现在都一直保持。
(给你们看看我新入的床头挂布hh)
我室友、同事和朋友每次看到我大早上6:30的消息,都很惊讶:
“你起得好早啊!”
“你好自律噢,这么早就睡?养生啊?”
“晚上烧烤也不来啊?保持身材?”
我笑着点点头。
“恩,这样身体好。"
然后他们会说
“我要向你学习!不吃夜宵,早睡早起!”
过了几天,看到他们深夜放毒,半夜网抑云的朋友圈,我不会问他们flag呢?
因为“夜宵不消化,熬夜伤身。”在他们那里早就是陈词滥调了。
更因为他们没有经历我高三那样的后果。
★
别人一时的激励或者打击都只是隔靴搔痒。
很多人连自己的错误都是每天每周每月每年地犯错,不复盘不反思,更别提执行别人苦口婆心的经验了。
所以,以后刷到告诉你“25岁做什么,可以在 5 年后受益匪浅?”这种建议。
别再浪费时间吐槽建议不靠谱,(切,靠谱你也不会执行)
找个安静的周六,给自己留2个小时,去咖啡厅或者图书馆把自己好好复盘一下吧,总结自己的经验,比什么忠告都有效。
这就是97年的老学姐送给你的第一个建议:
“永远不再犯同一个错误。”
★
哇~感谢你花了8分钟看完了第一篇文章
下面是「动不动就写小作文」的倩二
《给你的一封信》
其实,开这个公众号我犹豫了很久,我这个刚毕业两年,裸辞1.5次,转行1.5次(正在转Ing)的小透明,能给大家提供什么价值呢?
某天一觉醒来,我突然想通了,我的经历不算顺利,我目前也不足够优秀。
但是正是因为踩坑多,我更能拉低楼层的朋友一把,哪怕只有一个。
而且人怎么总是只会盯着自己的不完美,不优秀,觉得不配拥有呢?
真傻。
难道不应该感恩自己所拥有的吗?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家庭和睦……
都是我们的财富啊。
我也很感谢这些不顺利,正是因为毕业后的——裸辞、受挫、焦虑、转行、坚定,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我擅长什么?”
“我到底喜欢什么?
“我内心想要什么?
“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我能诚恳地直面自己吗?
“我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吗?
“我的原生家庭是怎样影响我的?
“我要怎么不断更新成长?
“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
“我能怎样帮助别人?”
……
太多问题在我出了象牙塔之后,没有了学校的“系统”安排,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之后,全部涌现过来。
反复纠缠。
庆幸的是,在短暂的焦虑后,在不断的追问下,我学会通过阅读、写作、以人为师等等去探索自己,我意识到了自我意识和独立意志。
同时,我看到很多一楼的朋友也还挣扎在这些问题上,于是这个公众号应运而生。
所以,当你用心读这些文字,你可能会受到我的影响,我只是想借文字和你说:
“我在这里,陪你一起,从跌倒中学习;
我想和你成长,做得更好,贡献更多,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必然的是
有时,我们只相隔一个阶梯,互相搀扶,成为相见恨晚的知己;
有时,我说到的观点你不赞同甚至质疑,可能是我在一楼,也可能是你;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只要我们目标都是顶楼,就可以。
如果有人愿意从楼上喊我一声,我就已经万分感激。
★
本文结构
一、为什么不必看别人“所谓的人生经验”?
1. 没经历的听不懂;
2. 听懂的已掉坑;
二、为什么不要怕小跌倒?
1. 不见棺材不落泪;
2. 摔过知痛,警醒时间最久,损益比最大;
三、怎么防掉坑?
1. 复盘自己的经历;
2. 有选择地识人、挑建议、多尝试、有效做事。(具体要怎么做,想听的同学可以点赞,我就知道啦~)
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倩二职场Talk】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