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上的小屋》读书笔记

《山上的小屋》读书笔记

作者: 万岁热水 | 来源:发表于2020-05-17 15:47 被阅读0次

    在阅读残雪的作品《山上的小屋》前,我还读过一篇他的另外一篇经典作品《黑暗地母的礼物》,不得不说残雪的作品真的很挑战我的阅读习惯,一些我觉得很莫名的主谓宾搭配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诡异的感觉。甚至有时候我会觉得逻辑不通,前后不连贯,情节很意识流,这些都让我产生一个疑问,他的作品凭什么成为经典呢?还让我开始质疑自己,可能是你水平不够啊。当我看完山上的小屋后,我就判定了,嗯,这个不是适合我阅读习惯的作品,并且我觉得,这是作家的作品,不是读者的作品,我合理怀疑残雪创造这个作品是为了满足自身多于想满足读者。总的来说,这是一篇我读完后什么都说不出,写不出的作品,因为我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但是作业还是要做的。我试着在网上寻找答案,看看其他人的解说能不能说服我去接受这种文学形态。其实我一开始读这篇小说的时候会觉得这第一人称莫不是个精神病写的?因为在残雪笔下描述的我,对看到的景象和人的描述,都和我们常见的不一样,例如母亲会有虚伪的笑容,会小心翼翼地看着我,家人们在黑咕隆咚的地方窃笑都不是我们生活中会出现的,我的想法是,要么是文中的“我”是个精神病所以看什么都会变得扭曲,要么就是“我”的家人确实有些问题,在“我”的主观情感下,描述变得夸张怪异,是掺和了主观臆想在里面,更突显出周围环境和人事的恶劣。这让我不免想起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我不知道这样的比喻合不合理,但是《山上的小屋》的疯狂和扭曲可不比《狂人日记》的要少。如果这么理解的话,那么在我的猜想下,“我”在追寻一些事物,但是这些事物不被世俗所接纳,“我的追寻”不被家人看好,甚至“我”的这些突破有损家人的利益,有损世俗的利益,因而“我”不断被阻挠。文中那个永远都收拾不好的抽屉就十分明显,它一直在被家人们破坏,但是我也在思考,这些家人真的都是“我”的家人吗?不见得全是,有时候我们明知道大家都生而为人不容易,但是铲除异己的时候,那可叫一个心狠手快,所以,哪怕我们都是同一个种族,但在利益面前这份联系还是不值一提的。“父亲”有狼眼,在晚上的时候会成为屋外狼群的一部分,是不是也是阻挠“我”的一员呢,但父亲也有一把掉在井里的剪刀,一直惦记着它,是不是父亲以前也和“我”一样在追寻一些东西呢?只是时至今日,父亲却也成为了当初阻挠他拿到“剪刀”的人了。而如今的“我”锲而不舍地去追寻那山上的小屋,到最后也不过是落得看到满白石子的火焰的结局而已,这倒是和原文所营造的诡异氛围契合。

    我认为,残雪和鲁迅的区别在于,残雪的对象更虚无,鲁迅的火焰更炽热。在阅读《山上的小屋》的时候,我常常因为时间不连贯,故事情节被剪的破损而感到阅读困难,在我准备代入到“我”身上的时候,故事又转到了一个新增人物身上或者转移到了我的父亲母亲身上,我必须通读全文后,把这些支离破碎的故事重新在脑海里面组装起来,才能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但是我又并不能保证我所建构,连接的就一定是对的,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作者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阅读空白和创作空间。而鲁迅,我们还是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故事的针对对象和逻辑链的,而且跟残雪那种描述针对对象的诡异不同,鲁迅采取大声控诉的方式去痛斥对象,从而达到带动读者情绪的作用。因此我更喜欢鲁迅的作品,而对残雪的作品一头雾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上的小屋》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ds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