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到一位朋友的信息,头一句就是:我现在心理好乱,我好像被A某PUA了?
我莫名其妙地想再询问具体情况,因为她说的A某是我们共同的好朋友,怎么会PUA别人呢?
但看这位朋友焦急的状态,信息里也说不清楚,我们便约定好见面聊聊。
咖啡厅内,她开始跟我讲述详细情况。她现在在一家小公司工作,负责行政后勤岗,但当时来工作后,老板给她挂的职位是行政主管,她还挺开心。
工作了两年后,她发现老板开始处处针对她、孤立她,她开始有了辞职换工作的想法,在我们朋友群中发现A某今年换了第三次工作了,又是做人事的,所以私聊A某,想让她对她辞职后找工作给点建议。
这位朋友已婚未育,三十多岁了,这份却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因为早年刚毕业后就开始帮助做生意的父亲经营一家店铺,后因生意不好做,店面关了,她才出来工作。这份工作刚开始看薪资福利不错就没再多找,干了下去。
所以她找工作、换工作的经历并不多。而A某不仅今年换工作多一些,她的工作经历也比其他人丰富。
当时她们仅在微信中聊着,朋友询问A某现在哪些招聘网站比较靠谱,比较好找工作。A某开始很热心地介绍,但渐渐的,A某就像倒苦水一样,把她找工作的一些碰壁情况一股脑都倒出来,还不停表示社会对单身大龄女这个身份多么的不公平。就像朋友这样大龄已婚未育的找起来会更难。
这些从客观事实上讲,我挺能理解,因为我毕竟也有过类似经历,但这事儿不能一杆子打死,还是有公司会不那么看重这点,否则A某也不会找到干着了,也许不如自己期待得那么好就是了。
首先针对女性个人问题这点,A某就言辞力竭地灌输着朋友目前身份找工作太困难。打击一番过后,她便立马像改变角色一样,自我模拟成面试官,查看朋友简历,询问朋友工作中的一些点能做到何种程度,怎么去做,能拿出怎样的方案去处理......
朋友对找工作的规划还没有那么明确,她也不局限于行政后勤工作,她清楚这块竞争会很激烈。她社会经验比我们都足,就算去做销售岗她也很有信心。但在A某以管理层的要求给她提出各种问题,还很主观地抨击了她的所有答案,朋友就感觉整个世界观有所崩塌,最后决定还是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扛一扛,有机会再换。
虽然我们大龄基础岗女性再换岗已非常有难度,再加上很多女性标签未完善,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机遇情况,作为朋友,应当很理性的去给予她需要的好的建议即可。哪怕你和对方说,你电脑操作不太利索找工作前赶紧练练之类的,也比你直观用自己的角度和经历去PUA朋友为好。
A某这段时间肯定是经历了多次找工作不如意的事情,可谓积怨已深,那可以正常吐露出来,散散火气。用自己经历的不满情绪去干扰向你求助人的情绪,实在不可取。这对话中还夹杂着很多A的主观意向,就像她是名合格的公司大领导一样的口吻,说实话这就完全超出了帮助范围。
让朋友感到的是被打击加看A某炫技,所以她会直呼被A某PUA了。

我安抚朋友的情绪后,也替A某说了些好话,可能她自觉很有能力但一直工作不顺,平时又好面子不曾多说,没了发泄口才会这样。
而针对朋友的情况,我也友情提醒了下,女性情况的打击这确实存在,不用觉得可怕或者过度担忧,这客观存在改变不了,A提点的也很对,只是说法过激了一些,如果要找工作,都要去面对,提前做好心理建设是对的。
另外就是确定一下找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不要盲目,客观摆正自己的位置,凭自己实际能力去找。至于面试技巧、注意之类的地方,大家都是成年人,也都经历过面试,端正好态度去应对。如果实在担心网上有很多视频教导,可以去看一看。目前,如果你的确该想清楚后再辞职,裸辞就不太理智,骑驴找马比较好。
最后,朋友情绪稳定下了,笑着对我说,听了A某的话,她立马否定自己,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辞职去找工作就是无望之举了,这种被PUA感很强烈,整个人也都着急起来,不知道自己未来能做什么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感觉,突然觉得这是求助还是找虐。
现在听我开导一下,心理舒服多了,知道自己该一步步怎么办就行了,虽然对A某也多了份理解,但坚决地决定下次有问题绝对不会询问她了。
我笑了笑,不置可否,她们都是我的好朋友,不好多说什么,但这也是头一次听周边人说自己被“PUA”了。从初始的震惊到后面的劝诫释然,我不禁在思考,情绪和巧言的魔力真强,它能先把自己给感染透了,再去不断感染别人,影响力真的很大,后果也是不可估量的。
在生活中,我们还是要努力掌控好自己的情绪管理,这并不是说你不可以向别人倾诉,以此来宣泄下不好的情绪,这种方法一直有效,前提是有人愿意听你倾诉。
但在面对别人求助你的时候,你不假思索地当作负面情绪发泄口,以共情感和巧言的魅力来感染和影响对方,使对方陡然心绪不稳、情绪低落,反而得不到助力,还称被PUA了,这就得不偿失了。
回想下过去,你曾被朋友“PUA”过吗?或是其他情况让你产生的被“PUA”的感觉?
我很庆幸,目前没有过,可能我自己情绪掌控能力还不错吧……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