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的一天,上海,深秋的空气透着湿冷。早上10点小明到达公司,打开电脑发了一会儿呆,又刷了半小时手机。这是他,一名ofo小黄车的普通员工,近几个月以来的日常。
摆放了30多张桌椅的办公室,只坐了十来人。小明几乎已经忘了,两三个月前这里还坐满了人。
2018年的第一场雪还没有来,但市场的寒意已经让ofo越来越不堪重负。「破产重组」报道、办公室迁址引发传闻、陆续退出海外市场、供应商诉讼、退押金困难……戴威在内部会议上迟来的一句「我错了」,恐怕不足以弥补员工们的焦灼和不安。
一年时间,从风头无两的独角兽到今天的「跪着也要活下去」,ofo只是2018年互联网公司命运更迭的一个戏剧化缩影。流血上市、裁员、倒闭、收购……正如萧红笔下的《生死场》,企业和投资方一起忙着生,忙着死。18年前的.COM泡沫破裂再次重演,仿佛一场宿命轮回。
01 生:上市潮背后的满满「求生欲」
距离上一个中国互联网科技股上市潮已经过去了8年,互联网独角兽终于在2018年集中爆发,纷纷赴美或赴港上市:爱奇艺、B站、小米、美团点评、拼多多、趣头条、英语流利说……德勤预计,2018年全年香港将有近180只新股上市,融资规模达1600亿港元到1900亿港元。
然而,纵观这批逐浪上市潮的独角兽,他们的「求生欲」并不比小公司弱。促使他们转向二级市场的动力,不仅仅是公司日趋成熟后的发展必经之路,也是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一级市场「钱荒」,独角兽们对烧钱模式难以为继的隐忧。
若不是为了「活下去」,优信二手车或许不会在今年6月赴美「流血上市」,上市当天就破发。如今的优信,市值已经从最后一轮融资的32亿美元估值,缩水至不到13亿。
遭遇窘境的不只是优信。据统计,2018年以来港交所新股破发率高达72%,就连猎聘、小米和2017年下半年上市的众安、阅文、平安好医生等明星股,都一度深陷「破发魔咒」。雷军和美团点评的王兴,都曾信誓旦旦地承诺「不会上市」,却在今年纷纷打脸。2018年这一波焦虑引发的上市潮,被形象地称为「上市大逃亡」。
当我们回望2000年的.COM泡沫,会发现互联网的兴衰更迭是如此相似。
2000年,以新浪、网易、搜狐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面对泡沫破裂、资金紧缺的寒冬,也纷纷用「流血上市」自保。虽然网易以一年市值蒸发近90%的惨烈结局收尾,然而正是这股「求生欲」,支撑他们挺过蛰伏期,活到了今天。
此外,2018年和2000年也都是「青黄不接」的时代:上一个互联网浪潮已经过去,下一个风口还没来。从VR、新零售、共享经济到币圈和区块链,风口出现和衰退的周期越来越短,资本也越来越谨慎。
因此,从公司角度来看,「活着」已经是互联网寒冬中最好的结局。
从员工角度来看,即便公司上市了,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安心等着喝酒吃肉。近年 IPO 的互联网公司从成立到上市最快只要 2 年。蒙眼狂奔的公司,团队架构和分配制度很容易滞后于业务发展速度,导致人员动荡。
100offer采访过一位产品经理候选人小林,曾在上海某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了2年多。小林跳槽前的那次年度涨薪,是在公司 IPO 后公布的。原以为可以升职加薪发股票,收到涨薪邮件之后他却傻了眼:「我们很多人的薪资都没什么变化,上市那天没股票也没红包,工作餐盒饭就加了个菜,太抠了!」长期累积的负面情绪爆发,小林选择了辞职。
而100offer接触过的爱奇艺、拼多多等公司的工程师也表示,公司在上市之后,自己在工作体验和福利上基本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一样加班加到吐血」。
比起主动离职的小林,另一批人却只能被动等待。不仅是新上市的企业,就连BAT、京东等老牌上市公司,也需要考虑人员换血、节约成本,保持竞争力。尽管这些公司的「缩招」和「裁员」传言并未被官方承认,但初级人员的招聘门槛升高、headcount减少的现象,我们已经在不少候选人访谈中得到了证实。
02 死:创业热降温,收购、倒闭、裁员忙
既然连上市企业都要为缺钱而忧虑,对于御寒能力更差的创业公司,「资金紧张」就更是长鸣的丧钟。
2018年,互联网创业公司尸骨累累。据IT桔子互联网获投创业项目数据,今年是2015年以来的连续第3年融资事件和金额下滑。2018年创业公司新增融资共7131起,比去年同比下降23%;获投的人民币年度总额出现2013年以来首次下滑。
历年融资事件轮次分布 来源:IT桔子
历年融资总额分布 来源:IT桔子
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新兴领域,都在今年遭受重创。共享单车小玩家纷纷入土,摩拜卖身美团、ofo濒死;新零售和无人货架行业,忙着收购、合并、撤架;就连一向盆满钵满的游戏行业也不乐观:2018年3月,监管方冻结网游版号审批流程;8月份,教育局又明确发文要求控制网游总量和未成年人使用时间。监管方的多次出手,加上游戏行业研发成本走高、融资困难,股价应声大跌。
候选人Ken在9月份刚跳槽至一家海外游戏发行商。此前,他工作了近两年的上市游戏公司迫于成本压力,在7月底裁掉了一批员工,他也是其中之一。Ken感叹道,「如果一直拿不到版号,没有收入,就是死路一条。同行的朋友们都在说,能挺过今年的,绝对是非常牛的游戏公司了。」
2018年创业公司的死亡名单上,最值得一提的恐怕还是P2P和区块链。
资管新规、牌照制度加上诸多平台风控水平太低,「内忧外患」的P2P从2018年6月开始集中爆雷,大批企业跑路、被关停。
P2P暴雷潮,受害的不仅是用户,还有被蒙蔽到最后一刻的员工。曾任职于天津某P2P公司的资深前端工程师阿杰,向100offer分享了5月份公司倒闭的经历。「那天上午我们技术组还在改bug,中午才知道公司的线下门店出了事,业务员被讨债的用户围殴了……公司跑路,连财务都不知道老板已经携款潜逃国外了,当时我们就震惊了。」为此,阿杰和他的同事们损失了一个半月的工资。
泡沫和风险并存的「链圈」,同样也是监管的重点观察对象和死亡高发地。
在2017年和2018年年初,区块链还是资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Q1有高达41%的获投项目是区块链。
2018年Q1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分析报告 来源:IT桔子
然而,100offer从IT桔子的最新数据中发现,截止至11月底,已有26家区块链创业公司在2018年宣告倒闭或转型,占所有区块链公司的1.6%;考虑到有不对外宣布经营情况的公司,实际的死亡名单肯定更长。其中最短命的一家,来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人网:2018年1月2日,人人公司发布RRCoin白皮书,不到一周时间就被约谈,RRCoin也被叫停。
创业公司陆续倒闭、裁员和并购,意味着又有一批互联网人被迫离职,涌进年底原本并不热闹的求职市场。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对于另一些人,接受突如其来的告别并不容易。
前文提到的游戏从业者Ken,在被通知裁员时并不感到意外,甚至有点小激动。「公司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我不擅长和同事搞好关系,也不怎么讨领导喜欢」,Ken这样总结被裁的个人原因。「公司裁员的风声一传起来,我就知道很可能轮到我。」
一方面,Ken原本就有离职的心思,另一方面,身为一名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4年的文案策划,Ken有充分的底气:找到一份新工作并不难。「大中型公司的标准化流程,帮助我实现了蜕变和成长。在这家公司我已经学到了完整的项目经验。」对过去没有遗憾,对未来也并不惶恐,Ken抱着「乐呵呵等裁员」的心态,也很快找到了新工作。
在Ken看来,「我们工作四五年的老人,非要说对公司有什么感情,未免有些虚。」但对于亲眼见证公司解散的可乐来说,却恰恰相反。
可乐是一名互联网运营,有3年多的工作经验。她曾就职于一家名内容创业公司。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公司在今年下半年却公布了「平台无限期停止更新」的决定。公告下,大量老用户留言表示了震惊、不舍和担忧。
告别来得突如其然,又悄无声息。可乐和同事们相约在公司解散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去吃「散伙饭」。虽然在赴宴前她内心一直很平静,但饭桌上几十只酒杯碰在一起,醉眼朦胧间,可乐才真正开始接受公司关停的事实。「我始终记得,离场关上包厢门的瞬间,我脑海里反反复复只有一句话:就这么结束了?」
晕乎乎回到家,可乐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我的淘宝默认地址还是公司,可我再也不能去取了;我的闹钟响了,但我不用上班了;我习惯性地去喊同事名字,才反应过来都结束了。虽然在这儿工作时间不长,但同事感情非常好,很庆幸遇到一群可以当朋友相处的人。」
当公司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时,无论此间奋斗过的员工留下的回忆是好还是坏,一切终究要落幕。
03 身处互联网生死场,如何避坑?
面对 「跌宕起伏」的互联网行情,在2018年跳槽看机会的人才中,不乏有幸运儿选对了阵营,在独角兽和明星公司中得到了职业生涯的快速发展。但100offer也接触到了一些反面案例,跳槽者们在流量红利消失的互联网下半场,才出虎穴,又进狼窝。
为什么踩坑的总是你?不该仅仅归咎于「运气差」、「大环境不好」,也要反思自身的职场定位和选择能力。以下几种今年跳槽「踩坑」的常见问题,供你参考。
1、 缺乏危机感,没有及时积累工作能力,求职自我定位有误。
互联网寒冬,凸显了行业过热时期的人才乱象和历史遗留问题。一些曾在风口捞金的人,此时才恍然发现自己一直在「裸泳」。技术实力和职场能力过硬的候选人撑得起高薪,但靠快速跳槽风口企业,短期内实现「高薪」的候选人,若不树立正确的求职预期,找工作会越来越难。
典型的例子是P2P行业的跳槽者。今年P2P的主动和被动跳槽者非常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顺利找到下家。
100offer资深人才顾问Summer直言,很多企业HR并不看好P2P出身的技术方向候选人简历,因为行业所需的技术门槛并不高,而在鼎盛时期P2P公司开出的工资,却比市面上其他创业公司多出一大截。因此,趁着行业泡沫时期加入P2P的候选人,难免自我感觉良好,「眼高手低」,在下一轮跳槽中既没有体现出上一份工作的技术积累,也不愿意适当降低自己的薪资预期,对于HR而言性价比并不高。
2、求职眼光短视,信息闭塞,判别公司的能力不足。
100offer曾接触过一位优秀的产品总监Albert。10年前,Albert还是一名软件工程应届生,他的职业起点是传统行业的数据工程师,之后连续两次跳槽,进入了还处在上升期的大数据行业,且在这两家公司都拿到股权并成功套现。如今,Albert在第4家公司已经工作近3年,随着这家数字营销公司的行业地位快速上升,他也凭借从零搭建一套产品线的突出贡献,连升两级,成为公司最年轻的P8(等同于阿里职级)。
与Allen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连续换了3次工作的产品运营汪欣。
第一次,她所在的网贷公司遭监管收紧、业绩低迷,她被裁员后,选择了薪资最高的一个offer,跳槽做内容型产品运营。
第二次,这家内容型公司虽正处风口、刚刚上市,但组织架构混乱,朝令夕改的工作节奏让她无法忍受,1个月后离职,仓促间入职另一家创业公司,继续骑驴找马。
第三次,汪欣接到了几家上市公司的面邀,对大厂光环的渴望让她在短短3周内再次跳槽,又去了一家上市公司的互联网金融事业群。只是她并没有注意,这家公司早就被媒体爆出了资金链问题。
很快,上半年促使她从网贷公司离职的种种问题,下半年在这家公司又一一重现。回头看自己周而复始的2018年,汪欣感到五味杂陈。
为什么汪欣屡屡踩坑,Allen却能一直选择正确?
图片来自网络
毋庸置疑,加入一个行业最好的时机就是行业上升期。但在现实中,普通跳槽者却往往当局者迷。
有些求职者十分看重工作的细节层面,比如薪水、离家近、团队背景、技术氛围等等,却对市场趋势不敏感,无法分辨出公司实际运营情况和行业的景气度,加入后才发现,行业已经步入了平缓期甚至衰退期。
还有些人矫枉过正,一心想着追风口、挣快钱,哪个行业热门就往哪钻,最后却因为公司风险过高,每次都成了待割的韭菜。
因此我们建议,一方面,「追风口」有风险,如果你已经有成熟的职业经历和大公司的历练,的确可以尝试创新型公司,但如果你的抗风险能力有限,尽量去大公司的创新部门,受行业波动影响较小。
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反复向程序员强调的一点:要避免「唯技术论」,或太过着眼于offer间的细节差别,多关注大趋势,多与不同岗位的互联网同行交流,训练自己的趋势敏感度。
100offer说
2018年是互联网人喜忧参半的一年。急于在下一次跳槽中纠正上一次职业选择错误的人们,心头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人力资源业的知乎大V克里斯蒂娜酱,曾为IT从业者写过这么一段话:「享受了行业上升期带来的各种红利,就要为行业下行期的阵痛做好准备。世上根本没有一种行业,是又能给你高于同龄人两三倍的起薪,又能给快速上升空间,公司氛围一团和气,还能让你快乐工作到60岁的。」言语犀利,却十分中肯。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互联网生死场每年都会上演,如草木枯荣一般无法避免。正确看待行业周期变化,杜绝浮躁的追风口心态,踏实积累自身的职业价值,才是当下互联网人的立身之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