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3-10

2019-03-10

作者: 春华园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07:19 被阅读0次

    2019年3月9日 大雾 天气潮湿 温度15-20

          转眼间,到前海已经工作三周了。每天从清晨六点开始,到晚上六点离开学校,一整天都在处理工作,有时连坐下来喝杯茶的时间都没有。不断和办公室沟通周工作计划、和总务沟通各种立项、采购申报流程、和安委办沟通午餐午休的管理细节、和书记沟通党建工作计划、和副校长沟通教学管理机制……接待两所幼儿园园长来访,接待商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及四点半课程规划。参加语文和数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参加了食堂管理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午休管理人员培训。利用零碎时间上“学习强国”积极学习时政新闻,了解两会精神。早餐后在校园巡查,从一楼走到五楼,孩子们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晨读。雨天的清晨,校园里书声朗朗,合着春天的气息晕染开一片读书天地。一切在忙碌中却也井然有序,一件一件慢慢铺陈,慢慢落实,内心安然而笃定。

        克里希那穆提《点亮自性之光》之《秩序之美》中说“让内心所有的东西都止息!因为爱是纯真而清新、年轻而明澈的。如果你能建立起这份秩序、美德、光以及美,你就能真的超拔。这意味着你的心因为有了秩序而变得彻底寂静——很自然的,不必费力,也无须修炼。在这片寂静的荣光之中,所有的行动会自然运作,你就是这么自自然然地在寂静中过着日子。”我仿佛感受到这样一种因为秩序而显得寂静安然的从容。

        这一周学校的重点工作是启动了“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的一堂好课“研讨活动。根据“骨干引领—理论研修—课堂研讨—总结反思“的操作模式,首先请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从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专题备课上课,为全校教师提供研讨平台。

          周一到周三,连续三天下午两节课后,冯永勤、于尧、戴慧杰三位老师分别为全校教师呈现了三节专题研讨课。周四下午李启雄副校长做了专题报告《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三位骨干老师的课分别展示出个人的教学风格。永勤的课遵循“兴趣、情景、活动”的英语教学原则,带领低年级学生有滋有味学英语,重视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语言能力训练与运用及跨文化理解与交流。于尧的课可冠以“情智”二字,老师将感性的生命情态绽放与理性的学科思维引导水乳交融,有情有智,重视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据分析。慧杰的课完美呈现语文学科“重言、得法、激情、拓展”的目标要素,在教学过程中悄然熏陶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表达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理解与传承。

          这次研讨活动最大的亮点,就是全校老师共观一节课,共同研讨,“跨界.融合”研讨模式,打破学科壁垒,联通学科之间的沟壑,老师们既感受到了学科间的相融性,又体会到了学科间的差异性,为共同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提供了研究“磁场”。数学老师于老师说“在英语课上看到了思维的悄然发生”;艺术组周杰老师赞叹:“于老师大方的肢体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让人不禁沉浸于课堂之中”;科学陈焕娜老师站在理科的角度,“见识了于老师是如何一步步设疑,层层递进,构建学生的数学模型”;黄光宗主任更是幽默的表示“作为英语老师,把一个难的数学概念听明白了,可见于老师的高水平”。这样的听课评课应验了“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教师都会从个人观课的角度反馈听课之见。尤其是不同学科教师看到的课堂是完全不同的视角。跨学科听课宗旨何在?如何才能让每一个不同学科的教师能“观他人的课建设自己的课”?我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一堂好课”的研讨?什么是“素养”?“从双基”、“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变化?2.如何从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去发现值得我们学习的亮点?3.学科核心素养有其学科的特质,跳开学科核心素养之外,我们能看到学科之间相通的点吗?

        2016年9月,教育部发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基于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前海小学近两年来,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提高教科研水平的主要抓手。把“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一节好课”作为研讨的主题和基调。

          今天阅读了柯美娟老师对此项活动的总结报告,欣喜地发现她对此项研讨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认识深刻,以下摘录报告中部分内容: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校孜孜以求的培养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落到具体学科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一门学科之后必须形成的重要品格和关键能力,它与核心素养在方向和性质上统一的。前海小学“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一节好课”研讨活动不仅仅是几节课的研讨,更是在培养学科素养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带给教师的是以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的重建。

    1.教学方向: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真正的教学是教人,而不是教书,学科教师不是教学科,而是用学科来教人。这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首先必须确立的教学观念。人是教学的对象和目的;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人的利益高于一切。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要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的中心;发现儿童、研究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人的个性和全面健康发展。在学科的教学中,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成绩的提高,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这一切必须服从和服于一学生的健康、幸福、尊严和个性发展以及内心的自由。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仅为了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而应同时指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和提升。

    2.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意识的教学。课程意识即课程观,教师的课程意识就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看法、观点和态度。课程观决定教学观,教师怎么理解课程从根本上决定怎么理解教学。教师不能就教学论教学,就教学谈教学,而一定要有课程的高度、课程的视野,即课程意识。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科表层”,而应进入“学科深层”。唯其如此,学科教学才能有效地促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从教学目的来讲,课程意识面向未来,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课堂的内容和要求。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讲,课程意识是个相对开放的概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从教学运行的角度讲,课程意识强调生成性的活动。所以,教学改革的必要前提就是确立正确的课程意识,基于课程意识的教学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3.教学主体:基于学生主体的教学。“站在离儿童最近的地方”是陈春华校长提出的教育主张。儿童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起点,也是新型课堂的标志。1.)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范式的前提与基础。2.)致力于建立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的教学文化和教学方式。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创造潜能。我们致力于打造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开,让学生的自信得到充分的培养。3.)致力于构建以学为主线、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体系和结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学习主为主线,学生文本阅读和个人解读的全过程,学生观察操作的全过程,学生问题生成、提出、解决的全过程,学生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的认知,特别是思维发展的全过程,应成为贯穿课堂的主线和明线。

          叶澜教授对课堂有一段极其精辟的论述:“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当中的一段重要构成部分,师生在课堂的教与学过程,既学习与生成了知识,又获得与提高了智能,最根本的,是师生的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健全的心灵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从而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与探究知识、智慧展示与能力发展、情意交融与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师生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到充分体现与提升的快乐场所。

          研讨仍在进行时,体会仍会不断深化。扎扎实实研讨,一寸寸生长,一点点进步。提升教育智慧,享受教育幸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3-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gy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