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禅修的事儿2.佛教禅修

关于禅修的事儿2.佛教禅修

作者: wasue | 来源:发表于2020-12-08 09:16 被阅读0次

在佛教的禅修里,被高度强调是“觉知”。一切佛教的禅修都将目标放在促进觉知上,禅定只是被拿来作为达到这个目标的工具而已。佛教的传统非常广泛,有好几条不同的路线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禅宗的禅修使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手段,第一种是以坚强的意志力全神贯注在觉知上,也就是只管打坐,抛开心中一切杂念,只是保持觉知地坐着。第二种是临济宗所使用的方法,把心从意识思维导入纯然的觉知,给学生一个难解的公案,让他去想办法解决,这令学生陷入一个可怕的处境。由于他无法摆脱那种痛苦的情况,逼得他必须进入当下意识思维清净纯然的体验,因为没有空间容得下意识思维。

另一个宗派几乎与禅宗完全相反,那就是密宗。意识思维,或者至少我们平时的做法,皆是自我(ego)的显现,这个自我就是你平常所认为的那个“你”。意识思维与自我概念密不可分。自我概念或自我不外乎是一组心理印象与反应,那是人为强加在源源不断的清净觉性之流上。密宗试图借由破坏这个自我形象而获得清净的觉性,它是透过观想的过程达成。学生被给予一个特定的宗教形象,例如密续(在佛教中有延续不断的意思,指从无知到证悟延续不断之流,也就是所谓的密续乘,即使用适合行者根器的特殊法门,迅速圆证空性和大悲)的本尊(指密乘修行者所遵奉观修的一至数位佛、菩萨、金刚等,有有相、无相二义,有相之本尊谓本尊的形象、种子字、手印等,无相之本尊指自性清净心,亦为修行者的自性清净心),以便进行禅修。他彻底投入,达到与本尊合一的程度。他放下自己的个人认同,换上一个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了解自我建构与成立的模式。他认出包括他自身在内的一切自我反复无常的特质,因此能解脱自我的束缚。最后,他可以选择一个自我,不论是以原来的或者他所希望的其他认同,更或者他也可以选择都不要。结果是清净的觉性。

——《观呼吸》

相关文章

  • 关于禅修的事儿2.佛教禅修

    在佛教的禅修里,被高度强调是“觉知”。一切佛教的禅修都将目标放在促进觉知上,禅定只是被拿来作为达到这个目标的工具而...

  • 【滴水堂】公益禅茶(上海)

    【滴水堂】公益禅茶及禅修(上海)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生佛教生命禅。 人间佛教生活禅。 ...

  • 读书笔记之——观呼吸

    观呼吸,讲的是内观禅修,也就是呼吸冥想。这是上座部的禅修方式,上座部也称南传佛教,是小乘佛教,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

  • 静坐入定的训练

    1.入禅定的条件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

  • 入禅定的条件及其觉受详情揭秘

    1、要离五盖——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

  • 禅修入定详细过程揭秘(收藏)

    1、要离五盖——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

  • 生活即禅修 禅修即生活:要么负如来 要么负卿

    一些禅修者询问: ”需要禅修多久,才有几禅生起?才有第几观智生起?才能证到几果?” 一些禅修者希望上座部佛教出家人...

  • 禅遍一切处

    关于茶禅,我并不懂,但是“禅”我还是了解一些。我知道禅的境界是需要禅修来获得,而禅修是神圣的,在禅修的时候应该不可...

  • 禅修有感(一)| 你的感受最重要

    本文是禅修系列第一篇文章,也是我写禅修的第二篇文章,关于禅修可以点击下面的连接。禅修内观 | 一个璀璨的思想成就禅...

  • 禅修茶道·初体验

    禅修茶道 “禅修茶道”伴随禅文化和茶文化的演变而发展。茶文化在中国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佛教把禅文化带入中国亦近两千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禅修的事儿2.佛教禅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hf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