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齐民要术》

作者: 尹口快乐心yao | 来源:发表于2019-12-17 23:37 被阅读0次

文/快乐心

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干树。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干匹。恒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者也。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译文:

李衡:三国吴时人,曾任丹阳太守。曾派奴仆在武陵郡龙阳县(今湖南汉寿)的洞庭湖冲积沙洲上建造住宅,并种了千把株柑橘。吴末柑橘长成,家道殷富。木奴,指柑橘。后世扩而展之,也泛称果树乃至树木为木奴。

樊重:东汉初人,善于经营生产,家累巨富。梓:梓树。作为家具木材,栽种十年以后可用。漆:漆树。土地条件较好的栽培漆树,八九年后可以割漆。

李衡在武陵郡龙阳县的大沙洲上盖了宅院,种上一千棵柑橘。临死时,嘱咐儿子说:我村庄上有一千个木奴,它们不向你要吃要穿的,一个的收入等于每年向你献上一匹绢,也尽够你花消了。到三国吴时末年,柑橘长成结果了,每年可以收得几千匹绢的利益。〔这就是李衡〕经常称道的太史公的那句话:江陵的千株柑橘,跟千户侯的收益相等的意思了。樊重要做家用器具,先种梓树和漆树,当时人都嘲笑他。然而日积月累,〔十几年之后〕,都派上了用场,过去嘲笑他的人,反而都向他来求借了。这说明种植是无论如何不能放松的。俗话说:一年的计划,总不如种谷;十年的计划,总不如种木。正是这个道理。

《齐民要术》是中国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

    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随便一个段落,都是讲人生全靠勤劳,勤劳就不会贫乏。古话说:力能胜贫,谨能胜祸。这就是说,勤力劳动可以克服贫穷,谨慎做人可以避免灾祸。

虽然久居城市,再也难有体验农耕种植的那种淳朴生活,但通过读这本《齐民要术》,重新回味小时候乡村的生活,大自然的风调雨顺,天地和谐,无欲无求的那种安宁,勤劳,本分。

相关文章

  • 我读《齐民要术》

    文/快乐心 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干树。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 读历史‖贾思勰《齐民要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农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农业问题的研究与技术总结也很早便受到重视。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出现...

  • 我的齐民要术

    3月9日第一天 下午3点,交了1600元钱,换到一张两年的“地契”和4分地。 可以吃的,给我留了一垄芹菜、一垄葱还...

  • 齐民要术(节选)

    凡田地中有良有薄者,即须加粪粪之。其踏粪法:凡人家秋收治田後,场上所有穰、谷积等,并须收贮一处。每日布牛脚下,三寸...

  • 推荐《齐民要术》

    一千五百年前,一本农书火了,《齐民要术》囊括了农艺、园艺、林木、畜牧、兽医、配种、酿造、烹饪、储备,以及治荒的方法...

  • 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北魏末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 贾思勰是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人,生平不详 ,北朝北魏...

  • 《齐民要术》之葡萄

    文/快乐心 汉武帝使张骞至大宛,取蒲萄实,于离宫别馆旁尽种之。西域有蒲萄,蔓延,实并似蘡yīng。《广志》日蒲萄有...

  • 《齐民要术·炙法》选译

    《齐民要术》原书囊括农作物及果树种植、家畜养殖、农产品加工等等一系列内容,今天无意间看到其中关于炙法(烤肉的做法)...

  • 吃喝之中也学问(二)

    《诗经》有“七月烹葵及菽”之句。《齐民要术》有“采葵莫伤根”“松下凊斋折露葵”之句。 读这些的时候,我从来就深究过...

  • 爱读书的腊肠先生

    买家秀 原图 你说,腊肠先生在读什么书? 有可能是《齐民要术》,一位有识之士一定要读历史,特别是自己的民族史。 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齐民要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qy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