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作者: 明子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07:14 被阅读126次
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

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

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未成年人遭受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教师对学生,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

第二种是同学之间,比如给别人起绰号(对身体缺陷,姓氏等)、公开别人隐私、讽刺挖苦他人、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等等。

第三种是家长对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家长对学生采用诸如"你怎么这么笨"、"真后悔生了你"、"你就这样,长大了没出息"、"再哭我就打死你"、"你太笨了,某孩子比你强很多"、"你笨的要死"、"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东西"等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攻击。

危害:

语言暴力虽然从表面上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是它对学生人格心理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不可估量的。

它的危害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形成"退缩型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

2、形成"攻击型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害人又害己。

对于日益严重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经发布过这样的研究结果:

童年受到精神虐待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而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绝大多数曾在童年时期受到过语言暴力的严重影响。

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比起外表的伤痕,语言暴力造成的伤害更可怕且难以愈合。而对于这种伤害,最没有抵抗力的,是我们的孩子。

小时候的我们,都曾是父母手心里的宝。然而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我们每个人却也多多少少听到过来自父母、老师的暴力语言:“你别去丢人了”“你怎么不去死”“你这个榆木脑袋”……这些字成为行凶的凶器,在不经意间从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并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联手北京奥美,共同制作了一部公益短片——《暴力语言会变成武器》。短片中采访了六个因为谋杀、攻击行为等入狱的少年罪犯,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他们曾屡次提及一些具有伤害性的词语。

在短片中,这些伤害性词语,通过镀镍钢制作成模具。经过拆解拼凑之后,被转换成诸如枪、刀和斧头在内的致命武器的形状,如同青少年犯罪伤害他人时所使用的武器。

借助这样一部短片,我们希望作为父母的你,能够明白语言暴力对孩子的巨大影响。而当你了解到关于语言暴力的以下五点之后,也许就不再忍心不假思索地辱骂孩子。

关于语言暴力,这5点所有父母都该知道!

1.身体伤痛和情绪伤痛的脑回路是相同的

密歇根大学的Ethan Kross博士一项实验发现,情绪和身体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非常相似,当一个人说感到“心碎”的时候,“心碎”其实已经不完全是一个比喻了,他神经系统可能真的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当父母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可能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2.言语侮辱会改变孩子发育中的大脑结构

大脑结构除了受到基因影响,还会受到后天经历影响,孩子大脑正在发育,尚未定型,他们对言语暴力调节能力比成年人差很远。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言语侮辱会造成孩子大脑“损伤”。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当环境充满了压力,并且需求常常被剥夺,人类的大脑为了调整状态适应环境,会转换为“求存模式”。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

这也是我们会见到有些童年贫穷、家庭不幸的人,即便他们成年后生活环境已经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也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很多人仍然像过去一样过于谨慎、胆怯、吝啬,倾向于讨好他人,躲在角落希望不被人注意等等。

3.言语攻击造成的消极后果难以用“爱意”抵消

如果父母中一方言语中充满爱意,能否抵消掉另一方言语攻击造成的消极效果呢?

研究显示,不太可能。

如果母亲是一个温和充满爱的人,而父亲则常常辱骂孩子,母亲的慈爱也没办法抵消孩子受到来自父亲的消极影响。

此外,如果父母对孩子态度不稳定,时而言语温和、充满爱意,时而又恶意攻击,那些温柔的时刻也很难减少攻击时刻造成的影响。

4.故意的情绪伤害影响效果更久远

想想你身上的伤口,比起“无意的”或“不小心”造成的伤害,有人故意给你造成的伤害,痛苦持续时间更久,疼痛程度也更甚。

人们对给自己造成伤害的人的动机评估也会影响对痛苦的感受。刻意的侮辱对一个人伤害远大于无意中的伤害。

如果一个孩子时常都被他人故意言语攻击,贬低,即便这些话语听上去可能只是一句“嘲讽”,孩子受到的伤害也非常严重。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在遭受外界持续的言语侮辱,来自同学、老师、兄弟姐妹等等,作为父母的你必须要立即干涉,让他们停止这么做,因为这和持续殴打你的孩子没什么太大区别。

5.言语攻击会变成“内在的批判声音”

“内在的批判声音”是一种内化了的批评声,常常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中,会在他做某些事情或者评价自己时出现,有点像自言自语,但是却对自己充满了否定和批判,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加自卑。在一些消极事件发生时,有些人脑中会出现这种声音,比如“我不够好,所以好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者“倒霉的事情就会发生在我身上,因为我一无是处”等等。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承受着外界的苛责与批判,他们人格中消极一面就会得到滋养,不断壮大,这一面被称为“反自我”。

也就是说,常常被苛责的孩子,即便成年后苛责他们的人已经不存在了,他也会把这个人对他的态度变成自己对自己的态度,时常苛责自己。

无意中看到了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的一组海报。他们为了让家长认识到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将语言视觉化的互动装置,家长可以看到伤害性话语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

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天天毛手毛脚

你上辈子是闯祸精啊?

家里有你,真倒大霉了!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看完这组海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变成了那个既委屈又无助的孩子。那个因为打破一个盛满油的碗被母亲吼“你还能干点什么”的孩子;那个因为数学不及格被父亲说“没出息”的孩子;那个因为想多要些零用钱,而被家人说“是个败家子”的孩子……

幸运的是,这些曾经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虽然给我们造成了一些心理阴影,但是在父母所给予我的厚重的爱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不幸的是,时隔多年,想起来,依然会隐隐的疼痛。而我们的父母,却并不觉得那些话是对我们的伤害。

更不幸的是,过了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过了那个家长受教育水平偏低时代,这些话,还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在对他们的孩子说着。并且对这种语言暴力所造成的后果,视而不见。

语言暴力的威力,就是这么巨大。它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孩子喘不过起来。让她再看不到父母冬日肩上的雪,夏日背上的汗,再看不见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和努力。她只能闭着眼睛,听着那一声又一声的斥责和辱骂。后果真的会像海报所表达的那样:语言伤害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们也许并不知道,自己一时脱口而出的话,会要让自己和孩子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

常常受到语言暴力的孩子

会非常容易自卑

很多父母生气时,都会使用带有侮辱性的语言。这些话是明显的以偏概全,也许我们是因为愤怒,也许是因为一时情急,有心或无意的把孩子某个行为方面的缺点无限放大,但却成为了孩子自卑的源泉。

孩子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而在下次失败的时候,这种批评声音便会在孩子脑海中反刍式的喋喋不休:“你还能干点什么?”“你的脑子是被猪吃了吗?”“你懂什么,别胡说八道了!”

语言暴力不仅仅是语言会让孩子受伤,说话者的神态,动作,甚至父母咄咄逼人的气势,无一不是一把锋利的匕首,让孩子被这种暴力的噩梦困扰。所以,强烈呼吁父母教育或批评孩子时,第一原则一定是就事论事:指出孩子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展讨论,或提供建议,引导孩子去改变即可。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地把一个帽子盖下去,压垮自己的孩子。

常常受到语言暴力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

在语言暴力下长大的孩子,爱自己这条路一般都会走的很辛苦。他们可能要比一般温暖家庭的人多两个人生功课:

一是努力去消除这种暴力对自己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是警醒自己,日后不要成为这样的养育者。

常常受到语言暴力的孩子对人际关系更加敏感

毫无疑问,每个人都渴望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对于生活在语言暴力下的孩子,这种渴望会更加的强烈。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种人,他们总是附和着周围的人,很少直接表明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态度,也很少拒绝别人,哪怕别人的请求已经不太合理了。

这种人,一般与父母的关系都或多或少有些疏离,他们会通过附和他人来得到认可。但是因为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却更难融入大集体,也很难交到真正的知心的、亲密的朋友。

相信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往往爱之深,责之切。责骂他之前,请先想一想,我们脱口而出的每一句伤人的话,都会像钉在孩子心灵上的钉子。也许用爱,能慢慢把钉子拔除,但孩子心灵上的伤口是否也能愈合?愈合之后,那难看的疤痕是否也能抚平呢?

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无弥补。如果可以的话,请不要在继续这种语言暴力了。不要再把最好的一面留给陌生人,而最差的脾气和态度却留给自己的孩子,否则后悔的人,一定是你。

拒绝语言暴力,从我做起。

相关文章

  • 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

  • 語言暴力

    相信大家都知道語言暴力吧!大家也應該都有過語言暴力吧!不管你是暴力者還是被暴力者。 昨天閨蜜突然有些感觸,我們...

  • 漢語言精典之極

    漢語言精典之極 昨天在我的朋友圈有人发了三幅对联,看了之后,真的感叹漢語言的博大精深: (一) 上联:...

  • 語言暴力

    從小我媽對我們幾個小孩特別嚴厲,我能瞭解她的辛苦,但是她動不動就罵我們打我們,我又是一個特別脆弱的人,每次我都會哭...

  • 語言暴力

    愉快的假期,不願就此分離,就隨同家人回台⋯⋯ 回台後,我家的老佛爺開始“秋後算帳”! 惡夢開始,老佛爺像細數家珍的...

  • 【说多错多】

    無語就對了 言多很痛苦 於是我不說 只寫且極簡 難己毋人非 省思份內事 言他顾左右 言己一乐也 -

  • 讀梁任公《近三百年學術史》至半幾點體會

    梁任公此作,由大學講義整理而得。前面幾部分語言頗為幽默隨意。條例清晰,內容廣博,實為文史研究者極好的入門之作。 前...

  • 无烟世界,美好人生

    烟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更大,记得儿时,父亲就曾经吸过烟,每次都把我们姐弟呛的咳嗽,我很庆幸,...

  • 【北洲非暴力沟通讀書會 3一2】

    【北洲非暴力沟通讀書會 】 第3期一2章。 暴力不是只有拳腳,語言、眼神都會帶來暴力,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是無意識的,...

  • 遼陽市中小學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培訓會

    一.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主要領域 1.生理的發展 遊戲,音樂,動作。 2.語言的發展 (對話語言,獨白語言,說好語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語言暴力对未成年人的極大危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sa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