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篇简书
本人是一名大三学生,在认识简书之后,看了很多的文章,很多次也想自己写一下,这篇是自己的第一篇简书,通过写文章来描述一下自己,记叙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写下自己的一点想法。
生活的一点感悟
懵懂的少年,总是对生活有些追求的,其余的不多说,从大一开始,我就立志要学好英语,电脑。但是,至此为止,客观地说,电脑是会了一些,编程、软件等确实会一些,但与自己的理想相去甚远!英语更不用说,每想起这些,那种感觉…,是自己亲手导致了这些,理由无他,只是自己太懒。
自己一直都崇尚实力至上,以为实力才是优秀的基础,可是这样的观点正在改变,包装或许是一个更为准确的基础。就好比一件事情你完成了80%,那么就去宣传那80%是多么地美好和优秀,为自己去赢得荣誉。正如广告一样,广告没有假,也没有说错,它只是没有说出产品的弱点和缺陷,所以在消费者的面前,呈现的产品是那么的完美,能够唤起人购买的欲望。我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我感慨这个社会的缺陷和不公,所以我并不希望被社会的大众意识牵引着前进,我知道,那一定不是我追求的,可惜的是,你感叹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却不为任何人而动……
自己的一点反省
身处信息时代的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到整个地球的动态,接受着远超爱因斯坦大脑容量的信息,但也因为如此,我们变得麻木,急躁。我平时一直关注自己,注意反思自己行为和心理的改变,可是现在我的大脑充斥着那么多与我无关的新闻,这种自知的感觉正在消失。所以我卸载了那些即时新闻应用。我能感受到,改变变得越来越难,我们希望看两天书就可以拿优,连第三天都不愿去多看;我们希望付出那微不足道的努力去取得自己理想的结果……然后,结果可想而知,一次一次被结果打击,我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实在,及格万岁!我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一点将自己从一个高三考不上名牌大学誓不罢休的人变成了现在一个以及格为荣的人,这一切的一切,理由无他,只是自己。现在,或者不久的将来,当追求不再,行动消亡,改变便不会再在我身上发生,以后几十年的生活都可以如数学般简单地推导。
剩下的一丝坚定
最近看了《穹顶之下》,因而看了柴静的《看见》,记住了里面的一句话,“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自己有那么那么多的缺点,感觉自己如此的失败。但是生活总得要继续,趁着自己还能认清自己,趁着自己还没有被社会所强迫,坚持自己的决定。我前面所说的“我并不希望被社会的大众意识牵引着前进,我知道,那一定不是我追求的”指的就是研究生,我决定了!不读了!
这只是我自己写下自己的一点感悟,与大家交流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