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日思15
又是一年母亲节,今年气氛很浓烈,很特别,是我很少经验的。
台北街上随处可见妈妈们包里,手提袋里都插着康乃馨花束,大红色的、粉红色的。各色各样包装纸映衬下的花朵,多了一份仪式感,专为这个节日而存在。
街边的各大餐厅爆满,就连平日路过人烟稀少的必胜客外送店,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从身边前辈口中得知,台湾一年之中母亲节是非常重要且盛大的节日。
在节日到来前一个礼拜,儿女就开始错峰为母亲庆祝节日,一直要持续三个多礼拜。
有家庭因餐厅爆满,订不上位,又或是儿女有事改期的,但不管如何,儿女一定会为母亲隆重庆祝这个节日。
我的婆家,礼拜日固定去教堂参与弥撒,婆婆也有得到神父送的花。
晚餐是小叔提前几天定好的,吃西堤牛排。
午间,婆婆还特别去接了阿嬷来和我们一同庆祝。
晚餐定在5:15分,因为其他时段都订满了。准时到餐厅,门外已排起长队,等候进店。
这顿西餐,在限时中很赶的吃完了。我感觉并不好,如果是要庆祝,应该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慢慢享用。
用餐时,我充当了摄影师,帮两位妈妈拍照。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84854/053e1d0f3067abbe.jpg)
下午,给姐姐和养母发了祝福信息。在和两个姐姐的群里发了个小红包,而给养母的红包,是经过特别的琢磨后发的。
本想,一年到头也不联系几次的“母亲”,收了红包会特别的跟我嘘寒问暖几句。但并没有,而是礼貌的回复了谢谢,就再无其他。
陌生客套的如同路人,我已习以为常。
都说有妈的地方就是家,所以我一直在漂泊流浪,我的两个姐姐自生母走后,我想她们也是这样的感受吧。
我们都失去了家庭的内核,在世上努力的生活着,好在我还有姐姐,否则我难以想象自己的人生会变得多么的灰暗绝望。
对于我的养母,我觉得她是很神奇的存在。
从小到大,她给我的印象都是:人前扮演着圣母的伟大与无私,人后又本色出演着极尽尖酸刻薄与忽视。
她的形象,就好似电视剧《天国的阶梯》里那个虐待女主的继母一样。这样的存在,对一个孩子的童年来说是多么大的伤害和影响,有时候深入的去想,就是止不住的泪流。
我本想一辈子就这样恨着她,反正她在家乡的亲友面前,已将我塑造成没良心,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就这样年复一年,不厌其烦的以受害者姿态说着,我也听腻了,索性随她去吧,毕竟这么多年她加在我身上的污名也不差这一二。
只是如今,也想试着去宽恕,至少对自己来说是有益的。放过自己,才是另一种成长,我想至少自己跨出这一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84854/53eae7abde0add76.jpg)
天下的妈妈都是不一样的,有妈的孩子要珍惜,没妈的孩子也可以当自己的妈妈。
好好照顾自己,不奢求妈妈的爱,但用心给自己爱。
人的一生都在与内心的孤独相处,我不羡慕吃着大餐,堆满礼物的庆祝方式。
但我在乎心底,每个一瞬触动的温暖,如果找不到,就自己创造它。
一个祈祷,一首歌曲,一句话语,都会是母亲节最美的祝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