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惯常去书店,才发现书店周一休息。手机没电,气喘吁吁,已经支撑不了我到下一个地点了,于是在区域寻找其它可坐的地方,寻寻觅觅寻到了南云茶业。推门问可以坐吗?可以点喝的吗?店主说可以,不需要点,我请你喝茶吧。他又说,我昨天在书店有看到你。
我们坐着喝茶聊天。他90年,之前在成都工作,被总部调到拉萨,负责品牌运营部门的摄影。这期间创业三次,这是他第三次。一边开着这家茶空间,一边仍在上班。说明年会回到云南专职运营自己的茶叶品牌,茶叶是祖父辈传下来的,「已经积累了两年,感觉明年可以专职做了,公司注册什么的也都安准备了。」
「虽然是再一次创业,毕竟是祖父辈的基业,还是比一般创业者更有沉淀。」我说。
「很多人都会这样说,是的,这的确是沉淀,同时也是一份制约。」
「噢,明白了」我恍然,「它作为积淀的同时也阻碍了你其它的可能性。」
他在文成公主剧场附近租下这家门店,装饰成茶空间,按会员制收费。「我走到哪里,就要把茶带到哪里。虽然现在大多数是线上业务,但是我还是希望有一个线下的地方让大家直接感受到茶。」
「你回云南之后,这个地方怎么办呢?」
「交给我朋友管理。」
我感觉有些可惜,看得出装修用心,器具精美,处处显示着细节,但是说放就放了。他笑笑,表示不可惜,还是要回归做自己的茶品牌,而不仅仅是供应给茶厂。「我妈妈每次卖完茶之后都会怀疑自己坚持的意义,辛辛苦苦采茶制茶,结果收入还不如出去做点事。前几年我也不想管茶这摊事,但渐渐觉得还是要承担起来。」
很多人会希望在异乡有自己一个窝,有自己一个安定的地方,岁月静好,守着一家茶馆/咖啡馆。但其实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是某种类型可以带来的,没有内心的安定是一个窝能带来的。
就像他祖父辈沿袭至今的茶业,就像这家开了一年多的茶空间,你所拥有的,要么就积淀的同时成为制约,要么转手让人寻求其它路径。
我们总想拥有点什么,但有时候,拥有即占有。
他分享自己几段职场经历和对工作的思考,觉得自己已经不小了,不想再各种折腾,就专注做茶品牌吧。「可以慢一点,但是久一点。」
类似的话记得2016年听一个前辈说过,他85年左右,在深圳做企业,儿子出生后收起了性子,忽然沉稳下来。我这人一向对人性好奇,兴冲冲电话采访他儿子出生后的心路历程,他分享了许多,尤记得最后一句掷地有声:「踏踏实实一门深入,好过卖菜刀。」
好像年龄真的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年龄会促使你反思,促使你成长,促使你沉稳——虽然初感受到年龄逼近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对的成长方向,怎样算沉稳。
那位深圳做企业的前辈,后来新开了一家公司,前段时间邀我聚会,也不知他近况如何。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他内心的沉稳和方向。
独自在茶空间工作2.
推门进来时他在看一本书《定位》,旁边摊着本子摘抄笔记。他在摄影行业七八年,分享自己遇到的行业天花板。要么进入影视,要么成为IP或开工作室,打工不是长久之计。我们进而聊到其它技术行业的天花板。
我一直以来对人性充满好奇,我会好奇一个人的转折点,生命的契机时刻,好奇他们行为背后的推动力,好奇他们现阶段的人生感悟。在遇见的不同人,以及不同的交流过程中,会发现每个人的思维模式造就了自己的环境,进而影响到人生的选择。
从他的角度来讲,他的认知和经验总结都是对的,走到这一步亦是积淀积累的结果。但我在听他讲行业天花板的时候,仍会有一丝迟疑,一个念头按下去又浮上来,「不一定」。
不一定。
这个不一定不知道是在跟什么抗争,也许是在跟社会文化抗争——我不希望自己被限定在诸如此类的衡量标准里。这个衡量标准背后有一个前提假设:对技术的衡量限于发展程度。这个衡量标准里面没有人性,没有文化,没有过程。
昨天参加老潘的摄影展,他一群北大校友过来捧场,其中一位打趣,「老潘你都在学钢琴了,怎么不写诗呢?」
「已经把生活过成诗了,不需要再写诗。」老潘笑着说。
我内心惊异了一下,抬头看了他一眼。
我想,这就是区分平凡和琐碎的那个点。从结果上,任何形式可能都是枯燥、平庸、无止尽的;但从过程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一般的感觉。我们可以感到那些重复的日日夜夜,仍然充满新鲜,充满惊奇,充满崭新,仍充满着学习进步的渴望;我们仍然渴望未来,渴望未知和可能性,渴望体验,渴望上路;因为这份对生活、对生活的过程的热爱,我们既可以安守一隅,也可以踏上旅途。
无论形式上如何,心可以一直在路上。做一个有趣的人,投入生活,感受炙热,创造和体验。
微博视频被老潘转了呢3.
喜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
要想把生活过成诗,恰恰需要定静的智慧,不断地精进,持续的自律。修行的第一步是定位自己。定位自己,心才会安定。定位之后,还需要朝着目标持续前行的行动力,持续践行,以专业为信仰。这个过程,自我认知,自我审视,自我破框。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需要内心的确定性。想拥有内心的确定性,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成长,提升认知。
你看,仍然强调能力和认知,也强调结果,但不同的是,当我们注重过程的时候,结果是附加品,而非把结果当成唯一的目标和衡量标准。
其实我们可以拥有「王者思维」,给自己更高的期许,树立足够有调整的目标,建立足够远大的愿景,尝试为世界做出一些改变。而这一切,并非为了证明自己,只是想挖掘潜能,想遇见更大的世界。
挺惊奇今天下午陌生的相遇,如果不是书店休息,如果不是气喘吁吁没力气手机又没电,我可能不会莽撞地走进这家茶空间只求歇脚,可能不会有这次遇见。
所以,不妨做一些习性之外的事情,不妨放轻松,让可能性流进来。给生活多一些惊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