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离开爸爸妈妈开始独立生活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开始想我们想要怎样的生活,又怎么去过上我们想要的生活,这样我们的独立生活才是真正地脱离了大人的“摆弄”。
相信90后大多数都不是喜欢过安逸的生活,总想着折腾自己,每一天都想安排不一样的节目,饱含新鲜感的生活,我们才秉信“累并快乐着”。如此思享,将指导我们过上“精致”的生活,人生将异彩纷呈!
我们要相信精致的生活,其实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攒足路费就可以大步流星往前走,金钱不是限制我们脚步的镣铐。资金的多少影响我们走多远,但不会影响我们出去走走。如果资金不支持我们环游旅行,我们就选择将广州市大大小小的景点老街列出清单,每周末走一个地方写一篇周记,约上三几好友分享各自的见闻各自的情绪;资金不足,我们可以在学校定时间阅读,玩游戏,练毛笔字,可以画画,看美剧练口语,听歌运动,做手工布置家等等,关键在于列出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一个个穿插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学期坚持下来,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很有趣,不再无聊。
多多是个典型的双子女,她很“花心”,因为无新鲜感也就没激情和快乐可体验,她的“花心”表现在每天的生活都要过得不一样,在学习工作之余今天运动明天看美剧后天外出游玩大大后天朋友聚会...总之,无创意不生活,精致到每一周都定一个主题,体验不一样的又一个七天。如此坚持下来,激情和快乐都时常赖着她不走了。
学会经营自己的生活,别在追梦奋斗的路上,放弃路边的风景,每段人生旅程都有它独特的风景,我们一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别过度透支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去达到我们的梦想。打个比方,我们年轻时想着要努力加班为事业奋斗,吃泡面不运动,透支睡眠透支健康,等到事业有成了,花钱买健康,如此结局,我们既错过了年轻时该看的风景,也将无力体验年老时能看且最想看的风景。我很讲究“度”的把握,在哪个人生阶段就做那个阶段该做的事情,珍惜每一段时光,从此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活着不折腾自己的生命,那就让它生锈吧。No zuo no die(不作,不活!)
想过为什么我们都向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吗?当我们从朋友的体验分享中知道,在旅行中发生了什么点点滴滴的趣事,我们羡慕,我们便不满于现状的一成不变,于是开始向往,想着自己哪天也可以抛开所有,说走就走,给每天重复的无聊生活注入新鲜元素。但是大多数人终究难以摆脱“惰性”,而碌碌沦为平庸之人。
要学、要玩、要正能量!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过得精彩。我们的大学生活可以很疯狂,可以把应该尝试的都试一遍,为不在大学留下遗憾。
不作,不活!要活就热爱生活,精致地过。我行,你也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