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肉食者鄙”,(语出《左传·庄公三十年》)本意指坐高官食厚俸的人眼光短浅,不能远谋。清代戏剧家李渔《闲情偶寄·饮馔部》解释说:“‘肉食者鄙’,非鄙其食肉,鄙其不善谋也。食肉之人不善谋者,以肥腻之精液,结而为脂,蔽障胸臆,犹之茅塞其心,使之不复有窍也。此非予之臆说,夫有所验之矣。”意思是说肉吃了多了,那油水结成了脂肪,对人的胸臆形成了蔽障,堵塞了心脏,和今天的人说的心血管狭窄的意思差不多,《红楼梦》里凤姐骂赵姨娘说的:“猪油蒙了心!”大意是说猪油吃多了,把心窍蒙蔽了,人因此变得糊涂颠倒,憨笨愚痴,是非不分。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这个生活常识,明白吃肉多的坏处。
二
田园风情是旧时月色,现代人在饮食上的需求不仅是果腹,还有怀旧思乡的情结涵盖在一菜一羹一粥一饭间,不同地域的饮食之所以各有特色,不仅包含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烹饪方式,也包含了不同的风土人情。饮食习惯是饮食文化的天然传承者。烹饪和文艺作品一样,色香味形有着慰情的功能,因此,餐饮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了一种艺术创造,所以称之为“厨艺”。
三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诗得一字之师,如红炉点雪,乐不可言。” 我读此句,如偶眺惊鸿,也乐不可言。
四
真正的好文章,字里行间有一种移人心魂的力量,在平和的口吻中,在淡淡的叙述里,读来如春风化雨,让你不知不觉中浸润其间,或悲或喜,或掩卷沉思,或扼腕叹息,之后辗转反侧,思绪连绵,若有所得,若有所失……
真正的友情不浓不烈,但绵长久远,在心底,在潜意识中,于黄昏里,于暮雨中,于落叶飘零的秋日,于幽暗的路灯下,于睡醒的一刹那,蓦然闪现,不经意想起……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牵挂,一种和过往岁月掺杂在一起不可分割的记忆,是被时间窖藏的一瓮老酒。
五
李叔同在事业上繁花盛开的中年,抛弃富裕安逸的家室、娇妻和社会地位,在不被世人理解中跳离了万丈红尘,恪守青灯古佛,粗茶淡饭,一条毛巾用得没有毛了还在继续使用,对于物质的需求降低到仅仅维持生命的程度,却称自己为二一老人,说自己一无所有,一事无成。他的“二一”正是生命之歌流芳千古的绝唱,
李娜出家在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走红之际,那应该是一种高拔的人生境界,一种升华了的灵魂,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一种心灵的回归,因此李娜说她不是出家,是回家。这样的境界是物质世界的红男绿女们所无法理解企及的。在一味追求金钱和感官的欢乐,以物质的拥有程度为成败标准的当今,有几人能抛下身后的荣名和事业成功,抛下急管繁弦、华服盛宴、香车宝马、灯红酒绿,从此披一袭袈裟,守数卷佛经,在木鱼青灯中度过一生,谁能够?
六
小草和灌木也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精神,它们随处可以生根,发芽,抽枝,在石缝中,在悬崖旁,在车辙下,都能够郁郁葱葱地成长起来,体现出惊人的坚韧个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任风刀雪剑,水火交加,岁岁年年,寒来暑往,于一个个的春夏秋冬里,绿着,黄着,枯着,完成着生命的轮回……
七
遭遇过这样那样的事之后,见识过这样那样的人之后,经历过这样那样的坎坷之后,罹患过这样那样的病痛之后,忍受过这样那样的挫磨之后,吃过这样那样的亏之后,你便离佛不远了。一生成功过,失败过,爱过,恨过,得意过,失意过,才能称得上是过来人。此时,世间所有的一切诱惑自然而然渐渐淡去,铅华洗尽浮云散,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不过是一个从无到无的过程,人就成熟了。“八苦过后是佛境,道不虚行只在人”。
八
果实成熟后会出现暗红的颜色,那是从绚烂归于平淡的标志,到最后,只把希望的种子留下,回归虚无,化作泥土。
人生一样,成熟意味着即将化去,心如蒿灰了,对成败得失荣辱看开了,看淡了,甚至连看开看淡的意念都没有了。五彩缤纷的世相在心中渐渐褪成黑白两色,欲望之门徐徐关闭,听不到喧闹,听不到嘈杂,自然而然就做到了心如止水,渐渐地对死亡不再恐怖,对时间的流逝不再焦虑,不再伤春悲秋长吁短叹,对老之将至有了一种坦然。
人生的这种蜕变,是生命的必然历程,也是造物主的大慈悲。唯有这样,在撒手尘寰时,会眼闭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