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作者:
罗威廉(William T. Row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
二、这本书说了什么?
本书以坚实的资料和严密的论证,对中国城市与资本主义发展研究进行研究,并着重再现了中国近代史,力图证明学术界之前对东方文明看法——“中华帝国静止观”(比如:黑格尔的“一个无历史的文明”、马克思的“密闭在棺材里的木乃伊”马克斯·韦伯所谓中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城市共同体”的论断),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大误解。
作者想说的是,作为现代社会前提的城市自治现象,其实早在19世纪的中国就已经出现端倪。自我觉醒的阶级差别的出现,经济领域中商人集体自治的不断增加,在非经济事务方面商人越来越多地承担起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责任,凡此,都显然有利于在城市领导集团中形成资产阶级。这种初生状态的资产阶级是在一个本质上属于前工业化、而只是受到很少西方影响的环境中诞生的。
这一颠覆性的观点是这本书学术价值的核心所在,奠定了作者之后享誉中外的学术地位。
三、这本书怎么说的,每个部分又是如何展开的?
这本书摆脱了以前汉学研究者用类似于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路径,而是在严谨的文本分析方法上从历史资料当中做实证分析,而之所以选择汉口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西方势力进入以前,汉口已经发展到了晚清中华帝国城市化的最高水平,而并非是韦伯及其信奉者所认为的那样的一个“停滞的、缺乏活力的城市”。
作者将这本书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汉口的经济活动进行全景式的深描,将汉口作为商业中心的各种主要贸易活动及其运行机理在严谨、充分的资料基础上进行详细叙述。第二部分则将行文聚焦于主要关注的经济主体——社会组织,对四个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即:其内部结构的组成及其根源,还有社会组织对外部发挥的主要功能,以及和地方政府权力之间博弈。
第一部分 商业中心 第二部分 城市的社会组织
第1章 19世纪的汉口 第7章 移民城市的地方根源
第2章 汉口的贸易 第8章 行会结构
第3章 盐贸易 第9章 行会功能
第4章 茶叶贸易 第10章 行会与地方权力
第5章 汉口的信贷与金融
第6章 国家与商业
通过对行会的考察,罗威廉教授得出来一个结论:指出在商业活动中,国家已被排除在制定规范贸易各方之制度的权威之外。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多元化,也意味着汉口行会逐步发展为一种地方力量。随着行会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介入的深入,其非正式合法的权力越来越大,在社会的许多方面发挥着影响,在行会内部自不待言。
一场权力的正和博弈:一方面,行会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另一方面也通过此举来得到官方的保护。从官员的角度看,与汉口行会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事实也证明有多方面的益处。
四、这本书的内容给我们自己专业的学习有哪些启发?
社会治理法学的核心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即:多元共治。然而“社会治理”(social governance)作为现代西方治理理论的一个舶来品,在我们当前社会科学的研究中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的同时,也会遭到一些研究者的质疑和反思。
这让我不禁想到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所一直以来引出的一条中国法治建设的路径思考,即:不能盲目地进行西方的法律移植,而更多精力和心思要回归到中国大地土壤里生成的那些“非正式制度”中去挖缺治理的有用资源。
那么这本书无疑就是对上述路径思考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经验分析文本,作者有力的廓清了以往的理论陈见,让我们从历史视角发现了具有“现代性”的社会组织力量在19世纪的中国曾经的性质和影响。
当前中国社会环境政府的权力和社会组织、公民比起来相差太多,我们很少看见多元主体共治的理想画面,也普遍缺乏与其相匹配的“公共精神”,所以对这种西方社会生成的西方理论能否适应中国提出质疑,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这本书无疑,为我们进一步对:“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共治在中国何以可能?”这一问题有了新的理解,即:多元共治的现象在中国本土能找到历史经验得以证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