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家每年都可以收到很多的茶叶。云南朋友就送普洱,江西的朋友就送铁观音。偶然也可以收到大红袍,小种。家里又没有喝茶的习惯。大人们忙,我那时还是个孩子,也不懂茶。一年到尾,冰箱里总有两层塞满了茶。
我无聊的时候,就拿茶叶泡水去浇花,结果把花浇死了。或者开一盒铁观音来泡脚,泡完我还特地闻了下脚,脚是带茶香的。
我真正养成喝茶的习惯是来了广东之后。广东人喝茶,茶市从早开到晚,受了这样熏陶,我也整了套茶具摆在家里。怎么样也要做个样子出来,不然别人来了家里,什么都没有,只能喝白开水了。
后来我有意识去喝茶是因为我姐姐和我说他们公司一个领导常年喝茶,体检的时候,别人都有什么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而他却没有。我听到这样说赶忙又喝起了茶。
早晨喝红茶,下午喝绿茶。
我也是最近喝茶略有心得才想着写这篇《清茶》的。
那天我在喝祁门红茶,我姐看了,便同我说。她在公司喝的一种绿茶,特别的香。于是第二天便带了一包回来泡。
我一拿到绿茶,看见包装简朴,没有铁盒,只是一层薄薄的普通的塑料袋装着,还不是那种小包装,还是一包两百克的那种一点也不精致的绿茶。我顿时没了兴趣。说是多好的茶。包装这么简朴,想来价格便宜。便宜能有什么好货。
我大失所望。
第二天我抱着泡来漱口的心态拆了那包绿茶开始泡。想不到这个茶真的冲到第二泡的时候,茶汤杏绿,茶香扑鼻。于是我上网查这包茶叶,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厂子还经过了欧盟和美国的食品认证。我突然有些不好意思了。
之前喝茶,每次听到别人介绍茶的时候,都是告诉我这是某个地方的特产茶叶,是几千块一斤买来的。泡茶要这样泡那样泡,泡到第几出的时候最好喝。这样一套仪式加持下来,不好喝的茶也好喝了起来。人家问我,有没有品到什么样的茶香,我也不好意思说没品到,不然就太败坏兴致了。这可是几千块的茶叶,又是这样那样泡出来的。怎么能不好喝呢。仿佛就像皇帝的新装。你说不好喝就成了你没品位,这可是经过了产地,价钱,冲泡方式的三重加持。这是一杯不得不好喝的茶。
我后来问我姐她是如何发现这样好喝的茶叶。她告知我,她见同事喝,自己也觉得好喝,于是就买了。
果真就是金杯银杯也不如顾客的口碑。
假如你和真正会喝茶的人一起品茶,他们往往不喝那种动辄上千的茶。他们的茶叶往往物美价廉且有保障。这才是真正会喝茶的人。不懂茶的人,他也不懂。那他喝茶的时候就只好说这个茶叶是哪里来的,是多少钱买的,卖家说了得这样那样泡,茶汤才青绿,茶香才扑鼻。
我来广东之前虽然不常饮茶,但也喝过不少了。我喝过生普,熟普,柑普,糯普。小种,毛尖,龙井,铁观音……还有一个稀奇的木屑茶,也有普通的大麦茶。也喝过那种混合了楠木泡出来的茶。千奇百怪的茶。
其实喝茶呢,多少钱买来的茶并不要紧,要紧的是,你要抱着一颗一千块的心去喝茶,这样的话,你喝什么茶都能喝出一千块的质感。这份造作的心才是最难得的。
或是像潮汕阿叔一样,饮茶如饮水,那这样一种风雅的事融入日常,都是可以的。
过度地追求茶叶产地,茶叶价格。往往失去喝茶本意。
饮茶可以是风流雅事,也可以是日常小事,看个人评判了。
但喝茶犹如做人,太过于追求表面,往往反失去其真意。越用几千块的茶叶来证明自己的风流雅趣,其实越加表明自己的肤浅。
戊戌康泰
0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