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陪伴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陪,父母跟随孩子,陪同孩子做适合孩子年龄发展需求的事情;
伴,父母和孩子在一起,不仅需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也能通过与孩子互动,不断反观自己,实现父母的自我成长。
亲子陪伴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意义
1、基于依恋理论
父母在长期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以贯穿一致的适当方式回应孩子发出的信号,尤其是无助时的信号。对孩子来说,父母是随时可期待的,态度是连续一贯的。孩子因此学会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会有人去照应他,他意识到自己值得被关爱。
2、基于情感神经学科
情感神经科学详细阐述了孩子所处的情感氛围(孕育期及出生后最初几年)与大脑相应部位的发育程度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充满关爱的环境(人际关系的质量与氛围、安全感、信任感、温暖与共情)绝非一种有用和友好的附属品,而是大脑的培养基,决定着大脑生长发育的潜力。这种环境构成了让大脑各种功能得以长足发展的基本条件。
亲子陪伴现状
45%的父母称,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55%的父母称,他们和孩子在一起的高质量时间不够。3/4的父母称,他们希望有更多时间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放松。
对于“亲子陪伴”的2条最基本、也是唯一的需求!
1、对于孩子的需求,要及时的、积极的响应
对于孩子的任何一个需求,要及时的、积极的响应。让她第一时间知道,你了解了她的需求,并且会在一定时间内给她反馈。“及时的”和“积极的”是两个关键点:如果做不到“及时的响应”,孩子会反复来和家长确认,势必会引起家长的烦躁情绪。当家长烦躁的时候,孩子因为不知道家长的情绪,是由自己“反复确认”的行为引起的。她只当是自己的“需求”,引起了家长的烦躁。所以慢慢地,为了不让家长总和她发脾气,她会逐渐压抑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需求。如果做不到“积极的响应”,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需求,得不到你的重视。由于长期觉得自己“被忽视”和“不重要”,慢慢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并且断开与你之间的情感连结。注意,这个“积极”,并不是指孩子要求什么就答应什么。而是指你需要让孩子知道,你会考虑她的需求,你会以什么样的思路来考虑这个需求,你大概会在什么时候让她知道你的考虑结果。
2、对于孩子的需求,有持续性的、有耐心的反馈
对于孩子的任何一个需求,要有持续性的、有耐心的反馈。让她知道,家长对她的关心和陪伴,是因为家长对她的“无条件的爱”。而不是因为“今天家长高兴”或者“今天孩子表现好”等有条件的外在要求。“持续性的”和“有耐心的”是两个关键点:如果做不到“持续性的响应”,孩子会奇怪于为什么刚才还可以的,现在就突然不可以了。久而久之,在她能够得到家长的陪伴和反馈的时候,她会习惯性地去预测,什么时候家长会“变脸”。久而久之,就会对这种“陪伴时光”和“亲子关系”变得患得患失起来。这种“患得患失”如果恶化下去,就会因为失望,导致逃避行为,来避免经历这种“不稳定的关系”。如果做不到“有耐心的响应”,那就意味着着,家长在响应的时候,会有急躁的语气和情绪。孩子会困惑于“为什么明明是同意了我的需求,但是他们为什么会显得这么不爽?”,“我的需求,是不是给家长造成了太大的负担?”。慢慢地,孩子便学会了不仅从言语和行为中来判断家长的意图,还要从家长的表情和语气中来判断。久而久之,一个对于人际关系超级敏感和焦虑的孩子,就这样被“培养”出来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解析不同的依恋类型依恋类型的差异与养育人及亲密抚养人的个性特点、童年经历,婴幼儿的个性差异,婚姻的变化,家庭新成员的出生,家庭经济的明显波动等有关系, 但最主要的还是亲密抚养人,尤其妈妈的陪伴养育方式对其影响最大。我们一起看看亲子依恋关系与陪伴人,陪伴方式的关系。
亲子依恋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安全型亲子依恋;
一类是不安全型亲子依恋,不安全型里又分成3小类。
亲子依恋小测试
您一定也想知道自己和孩子建立的是哪种依恋关系吧?
快来自检吧。“陌生情景实验”是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您可以尝试按以下步骤设置情景,观察记录宝贝的行为情绪, 对照分析。测试步骤:
1、妈妈和宝贝进入陌生的环境;
2、妈妈自己坐一边,宝贝独自游戏宝贝是否能把妈妈做为安全港湾,观察宝贝在陌生环境的状态;
3、陌生人进入,和妈妈交谈宝贝对陌生人的反应;
4、妈妈离开,陌生人安抚不开心的宝贝宝贝是否有分离焦虑的情绪,程度怎样?面对陌生人的反应;
5、妈妈返回,和宝贝打招呼,在需要时安抚宝贝,陌生人离开宝贝和妈妈重聚的反应;
6、妈妈再次离开宝贝是否有分离焦虑的情绪,程度怎样;
7、陌生人再次进入宝贝能否接受陌生人的安慰;
8、妈妈返回,和宝贝打招呼,在需要时安抚,帮助宝贝进入游戏状态宝贝和妈妈重聚的反应。
安全型亲子依恋
只要宝贝看见妈妈在旁边,就敢于去探索未知的事物,玩玩具,跑来跑去。但妈妈离开后,宝贝会表现出不安,甚至哭泣。当妈妈回来时,宝贝会扑向妈妈,让妈妈抱,妈妈抱起后,很快安静下来平复情绪,又开始玩了。对陌生人表现警觉与怕生,只是远远的看,但有时也试图接近并向陌生人表示友好。因为孩子与一个或多个亲密抚养人形成了这种非常亲密的、依赖的、信任的关系,孩子会把看护人做为安全港湾,当看护人在身边时,充分的探究行为会促进孩子的感官及运动等能力的发展,让孩子的行为更加主动,从而获得身心更好的发展。
不安全之焦虑矛盾型
一进入新环境,宝贝就表现出紧张痛苦,死抓着父母的脖子不撒手,对新环境新玩具没有兴趣, 逗引也无济于事,宝贝始终守在妈妈身边。当妈妈离开时,会十分沮丧大哭大闹,当妈妈回来时,宝贝表现很矛盾,想让妈妈抱,当妈妈亲近,宝贝又拒绝妈妈,又推又打妈妈,仿佛在说“你怎么把我扔了,你不要我了,我恨你。” 对陌生人不主动接近,表现消极。
不安全之忽视型
宝贝一进入新环境就开始玩,不太注意妈妈是否在身边,妈妈的离开也不掀起宝贝内心的波澜, 继续玩自己的,妈妈回到身边,不看妈妈,而是寻找玩具,也不急于去拥抱迎接,宝贝与妈妈亲密的接触少,貌似宝贝很独立不粘人,其实是一种回避和忽视。对待陌生人出现也无特殊的反应,甚至比对妈妈还表现出好奇和想亲近一些。
不安全之紊乱型
在陌生情境下,宝贝的行为表现为杂乱无章, 缺乏目的性、前后不连贯,混合了前三种依恋方式, 常处于茫然无助的神情,这种状态是最焦虑无序的。通过自检,希望家长们积极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最后想说,“孩子99%的成功源于父母1% 的改变”,说的就是父母与孩子未来的关系。给孩子高质量的互动和人际关系体验,用敏感、温暖、一致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有归属感,支持他们语言发展,自由探索,重视情绪情感的发展,与宝贝建立安全依恋关系,为宝贝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