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旅游,通常有自己独特的套路。总结起来,大致如下:
决定旅游前,做足前戏。首先是物质层面的,泡论坛翻攻略找省钱法门寻美味食肆是必修课,对各类旅游秘籍、旅游达人更是趋之若鹜。而在旅行社做的朋友或者亲戚或者路人甲等,此刻则化身“十万个为什么”答案版。他们会苦口婆心的劝诫要注意这个陷阱那个圈套还有什么优惠之类。那些平时觉得很烦的旅游套餐推荐,此刻显得弥足珍贵处处透着亲和味儿。
等到知识收集的差不多了,一旦决定去哪后,开始得瑟。得瑟是精神层面的准备。得瑟的风格不外乎以下几种:
炫耀派:拍张机票、酒店定住界面之类;
傲娇派:发个状态比如:巴厘岛的门票怎么便宜了?马达加斯加好呢还是马尔代夫好呢?假期就这么几天,景点好多啊,好紧张;
恩爱派:弄个手牵手的图片或者情侣夫妻的大头照,云淡风轻的来一句“亲爱的,我要带你去飞翔”;
雷锋派:高调的说:“姐要去香港啦,有要代购的没?”;
执着派:今天发个机票,明天发个护照,后天发个“那个签证官好烦哦”。
旅游出发的那几天,情况更好玩。大量的机票照、酒店照、行李照、美颜照伴随着各种傲娇卖萌出现:“出发啦!出发啦!”“爱琴海,我来了!”“西雅图,今夜不许睡,等我哦”。然后各种优越感的PK:去国外的瞧不上去国内的:“国内那些景点啥看头啊,我几年前就不去了。”去省外的瞧不上去省内的:“要走就走远点儿呗,家门口那点东西,嗨——”自驾的瞧不上拼车跟团的:“自己开车去,想去哪里去哪里,想什么时候拍照就什么时候拍照,方便!”骑行的比开车的感觉好:“骑行多好,节能环保。”小资更会咬文嚼字的说自己是去旅行而不是旅游,似乎一个字不同就能换回一箩筐的优越。幸福感,在旅游没有开始之前就开始满溢。
旅行开始,高潮迭起。这是一个晒信息的时代,所以事无巨细,都会被某些人甘之若饴的公开。不需要福尔摩斯,你只要关注一个人的微博微信脸书,就能知道对方的如下信息:行迹、品味、爱好、脾气、爱好,当然遇到极品还会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大晒特晒:老公老婆孩子父母宠物饰品。所以我觉得现在做绑匪或者诈骗犯其实很简单,都不用你去调查了,自己去看就好。
晒信息时,往往是以下几种套路:奔放派:在埃菲尔铁塔的拥吻啦、在某个海滨的比基尼照啦、在某个酒店的床照啦,诸如此类;婉约派:某个博物馆的藏品啦,某个门牌号啦,某路公共汽车啦,某到菜品啦,让你去自行脑补这个人在哪里做什么;饕餮派:逢吃必晒,哪怕吃个糖葫芦也要咬着来个自拍。东西端上来,刀叉一概不动,先拿起相机手机一顿噼里啪啦拍。不管效果好坏,反正先告诉别人“我来了我点了我吃了。”;装13派:典型的如:“第五大道的星巴克里的卡普奇诺没有以前好喝了”“雅典的中国人啥时候这么多了?”“马尔代夫也就这样吧,早知道去夏威夷了”。然后乐滋滋的看着他们的粉丝、朋友、同事、路人甲的点评,继续傲娇卖萌;愤怒派:“以后再也不来这里了,垃圾!”“没见过这么烂的导游!”“航班又延误了,民航不该道歉吗?”
逛的时候,相机最忙。到一个景点,大门口也好,售票处也好,不管三七二十一,跳过去先来个到此一游照。然后开始在热门景点排队等位置拍照,人多的时候少不得一番争执。拍出来的照片更是惨不忍睹:大光圈虚化吧,背景糊了,这可是到此一游照的大忌,我大老远跑来拍张照还弄个别人以为在县城公园里拍的那怎么能行;小光圈清晰是清晰了,背景嘈杂的连八米外打扫卫生的大妈脸上的褶子都看见了,不知道的以为记者抓拍二傻的新闻照呢;长焦裁减吧,背景不全;离的太近吧,广角畸变。呜呼,何其难以决断!遇到好吃好玩的,不管人家摊主乐不乐意,先咔嚓拍照。完了开始挑拣,刚要冲动的时候,身边的同游苦口婆心:“别买,这里的贵。当心上当。”于是菊花一紧,打开钱包的手锁了回来,在摊主无比愤怒的目光中惴惴不安的走出了景区。于是一天转下来,发现基本上好吃的都没吃好玩的都没买,无比郁闷:“怎么证明我来过这里呢?不行,得买。”这时候导游说了:“我们马上就要走了啊,大家看看是不是要跟亲戚朋友带一些什么。”于是一窝蜂冲进景区外面的商店、免税商店开始血拼。这时候什么搞价、挑选、挨宰全部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买到,反正要告诉别人“我来了我看了我买了”。买啊买啊买啊,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得意洋洋的晒照片,引来兄弟姐妹无比羡慕点赞评论:“哇塞,好羡慕哦”。看着那些大包小包,成就感、幸福感直接爆棚。
旅游结束,后戏无穷。发个依依不舍照或者欣喜回家照晒晒是必须的,当地的车站、机场、大门口一定是背景之王。大家知趣的点赞评论:“哈哈,辛苦了哈,欢迎回来。”然后是穷极无聊的归途中的一点花絮,诸如遇到美女或者有趣的大叔啦,空姐貌美如花邻座臭脚熏人啦,感慨一下旅游就是花钱受罪啦。大家赶紧知趣的点赞评论。回到家,晒照片也是必须的。首先是物品照片,有宏观的,有微观的,有使用报告的,有店铺介绍的。然后是旅游期间的各种照片。不管用的是手机还是全画幅单反,不是自动挡就是A档或者P档,连个S档TV档都很少见,更别说M档了。“三脚架?那是什么东东?”
晒照片有如下几种套路:明信片派:把自己拍的风景晒出来,在别人的评论后淡定的来一句诸如“不是国内的”“釜山拍的啊”“哦,布达佩斯。”;到此一游派:各种景点为背景的个人剪刀指、嘟嘴、犯二、拥抱、严肃照的展览;评点派:起个诗意或者牛逼的名字比如“最接近天堂的小镇”“比九寨沟更美的大山”“上帝看到也流泪”, 然后是一堆从构图到摁快门不超过2秒的速写照;猎奇派:路上所见所闻里的另类、罕见或者匪夷所思照。精神好的,还会来一篇图文并茂的游记,里面少不得来段比如“当地的宾馆好贵,我们去了附近的农家,农家的大叔大娘很热情”之类的自以为发现新大陆的桥段。照片发布后,会不厌其烦的回复别人的询问并热心的给出建议。优越感PK再度上演:任何一张照片总会招来各种让人蛋疼的回复:“纳木错的天怎么脏成这个样子了?我去的时候那叫一个蓝啊”“香榭丽舍已经不是旧时那个样子了,唉”“喀纳斯已经被过度开发了,前几年更美”“你应该去悬空寺,比悬棺好玩。”
照片晒完,东西分完,回来腰酸腿痛还是家好的傲娇撒完,百无聊赖,开始回忆旅游时候的细节,若有所思,比如“好怀念剑桥门口的酸辣粉啊”“那个九寨沟门口卖饰品的小姑娘,现在应该不哭了吧?”,然后被粉丝、好友、同事、路人甲一顿围观、询问,重新赢回成为小焦点的关注。这种状况,将会持续到接到银行的信用卡账单开始哀叹怎么还卡为止。
总结:我们已经习惯通过镜头来观察世界,通过照片来了解世界,忘记了体会世界的其实该是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我们已经习惯通过晒信息来交流,忘记了手拉手或者面对面的交谈才是最好的沟通;我们已经习惯了风景那边更好然后通过别人的照片来了解自己的家乡,忘记了其实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