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香蕉皮骂进垃圾桶里?
大学阶梯教室里,一场演讲会即将开始。
主讲人是蜚声海内外的知名教授,海报两天前就贴出去了,反应异常热烈,同学们纷纷赶到现场,要一睹教授的风采。
离开讲还有十分钟,学生们纷纷进入到会场中,在他们跨进会场的一瞬,不约而同地发现脚下有一块香蕉皮,在抬腿避开时,都不忘埋怨两句:是谁这麽缺德?一点公共意识都没有!应该要赶紧清洁啊!
组织者是怎麽搞的?现在的人,什麽素质?
大家叽哩咕噜抱怨着跨过那块香蕉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静等着教授的光临。
几分钟后,教授准时到达。
他也发现地上的香蕉皮,扶扶眼镜上前仔细端详。
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大家都伸长脖子,看教授的一举一动。
教授看清楚脚下是一块香蕉皮,勃然大怒,指着它大声说道:「你怎麽可以呆在这个地方呢?你应该是在垃圾桶里睡觉!怎麽这麽没有公德心、没有环保意识,要是有人踩到你摔伤怎麽办?你太不象话了!」
愤怒让他的眼镜在鼻樑上跳动着,让人一下子想起被小事激怒的唐老鸭,听众席上顿时传来一阵阵笑声。
教授没理会,继续愤怒,对着香蕉皮继续发火。
听众席上,有学生不耐烦了,大声说:算了吧!教授,别费力气了,你不可能把香蕉皮骂进垃圾桶的!
教授听了,突然,转过头来,满脸红光地笑了,并伸手把香蕉皮捡起来,放进讲臺旁的垃圾桶里,用纸巾擦擦手说:「刚才那位同学说什麽?能再说说吗?」
教室顿时静了下来,没人说话。
教授说:「我听见了,你不能把香蕉皮骂进垃圾桶的!这就是我今天晚上演讲的题目!」
这时,牆上的大萤幕上开始播放同学们刚才入场时的镜头,同学们千姿百态地跨越香蕉皮和版本,各种异样的埋怨声清晰地传了出来。
大家最初哄笑着,慢慢变得鸦雀无声。
教授说:「这是我特意安排的一个环节,我想给大家讲的道理,其实你们已明白并喊了出来。」
但对你们来说,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而用道理指导自己的行为,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相信,在坐的几百名同学,没有一个人不懂得香蕉皮是骂不进垃圾桶的,但大家缺乏动一动手,以举手之劳去改变现状的行为。
这就如同许多人感觉社会冷漠,而又吝于付出一个笑脸;埋怨环境汙染,却又不愿意捡一片垃圾;咒骂fb和t汙,遇事却本能地想去托关係走后门;感歎道德水准下降,却又不愿意身体力行地去做一件善事……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埋怨和咒骂。
大家都知道要改善,要行动,但是却不愿意身体力行去做事。
这些做法与心态,无限放大了消极面,而使人看见的都是绝望。
事实上,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社会的每一分进步,都是需要人们用行动去构建,如果我不乱扔垃圾,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个汙染源;如果我再将身边的垃圾清理掉,世界就乾淨了一分;如果我的行为感化并带动了一个人,那麽世界上又多了一份变乾淨的力量。
地球上只有七十多亿人口,这不是一个望不到边的数字,因而,我们应该为自己的七十亿分之一,抱有信心,付出行动。
香蕉皮不会被骂进垃圾桶,梦想也不会因想像而实现。要看见好的改变,就得有人付出。当我们以行动代替抱怨,美好的事就会发生!
雅各书2:26
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