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悟大学(十二)

悟大学(十二)

作者: 读写缘 | 来源:发表于2023-05-16 18:30 被阅读0次

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释义:所谓平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说在上位的人能尊敬老年人;在上位的人能敬事长者,那么百姓的友悌之风就能兴起;在上位的人能体恤孤苦无依的人,那么百姓之间就不会相互背弃。所以,有德行的君子总是施行推己及人、恕己接物的“絜矩之道”。不喜欢上司对自己的一些做法,就不要这样去对待下属;不喜欢下属的一些行为表现,自己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来应付上级;不满意前人做过的事,自己就不要接着去做,以免贻患后人;不愿意后面的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也就不要这样去对待前面的人;不喜欢右边人的作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对待左边的人;不喜欢左边人的作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对待右边的人。这就是推己及人、恕己接物的“絜矩之道”。

感悟:这里讲了治国之道,其本质还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行的还是忠恕之道。核心要义还是先做好自己,做好榜样,站在百姓角度看问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作为单位的领导,你讨厌下属违背你的意志做事,那么你就站在下属的角度,不要违背你的上司做事。因为你同时具有上司和下属两个身份,所以你更能理解作为下属心里想什么,作为上司心里又在想什么,并用于实践,即换位思考。

人与动物不同,是天生具有共情能力,具有同理心,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的。换位思考重点在于:知不知,能不能,愿不愿。知不知在于心诚不诚,你是否能够切身理解别人,是诚意。能不能在于你会不会有偏见,会不会客观的看待问题,是正心。愿不愿就是看你身处高位,是否仍然记得初心,仍然不被欲望左右。而从诚意正心到治国,能力应该不会有问题,那就看你愿不愿了。

齐家也是如此,做管理更是如此,其理相同。

相关文章

  • 莫悟.(十二)

    一夜之间,魔界大军倾巢而出。由城主率领,兵分三路。 一路,突袭仙界星源,于方圆十里内布下玄魔阵,引得星阵动荡,仙息...

  • 大学点悟

    有时候啊,会很想回家 想家啊想家,因为那很温暖 但现在的客观实际下是不能够的 转念又想,比我小的妹妹 那个小时候经...

  • 大学小悟

    大学讲: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道是什么,我在这简单的理解是正确的路。人生的路上面临很多选择,其中必然有重要的事,也有...

  • 悟于大学

    阳佩 作为一个前十八年都埋头于学习与考试中的我来说,这一两年的大学生活真的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不只是在专业知识上,...

  • 大学浅悟

    漫步在校园的梧桐道上,抬头欣赏地看着梧桐叶落地前在空中的片刻自由。事实上它仍是不自由的,摆脱了树的束缚,仍受风的嬉...

  • 十二因缘学习心得——演悟

    《十二因缘学习心得》 ……演悟 十二因缘义甚深, 揭此奥秘唯世尊。 还灭能断轮回苦, 顺之则入流转门。 十二因缘,...

  • 大学·十二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

  • 大学(十二)

    好久没有写随记了,今晚是洋人的平安夜,按理说应该送一毛钱,一起开心地吃苹果,可我并不打算在今天记录快乐的事情。 三...

  • 大学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大学》 ​​​

  • 知行格第298日: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每日国学感悟: 话题: 《大学之道》笔记之“修身齐家” 正文: 读《大学之道》,重温《大学》精髓,再悟“大学之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大学(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lb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