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释义:所谓平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说在上位的人能尊敬老年人;在上位的人能敬事长者,那么百姓的友悌之风就能兴起;在上位的人能体恤孤苦无依的人,那么百姓之间就不会相互背弃。所以,有德行的君子总是施行推己及人、恕己接物的“絜矩之道”。不喜欢上司对自己的一些做法,就不要这样去对待下属;不喜欢下属的一些行为表现,自己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来应付上级;不满意前人做过的事,自己就不要接着去做,以免贻患后人;不愿意后面的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也就不要这样去对待前面的人;不喜欢右边人的作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对待左边的人;不喜欢左边人的作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对待右边的人。这就是推己及人、恕己接物的“絜矩之道”。
感悟:这里讲了治国之道,其本质还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行的还是忠恕之道。核心要义还是先做好自己,做好榜样,站在百姓角度看问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作为单位的领导,你讨厌下属违背你的意志做事,那么你就站在下属的角度,不要违背你的上司做事。因为你同时具有上司和下属两个身份,所以你更能理解作为下属心里想什么,作为上司心里又在想什么,并用于实践,即换位思考。
人与动物不同,是天生具有共情能力,具有同理心,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的。换位思考重点在于:知不知,能不能,愿不愿。知不知在于心诚不诚,你是否能够切身理解别人,是诚意。能不能在于你会不会有偏见,会不会客观的看待问题,是正心。愿不愿就是看你身处高位,是否仍然记得初心,仍然不被欲望左右。而从诚意正心到治国,能力应该不会有问题,那就看你愿不愿了。
齐家也是如此,做管理更是如此,其理相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