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碎平凡的一天,也简单做个复盘。
阅读方面,继续看与宋朝相关的书籍,《东京梦华路》看到了卷三,了解了汴梁城的城池规划,市井布局,商铺林立,物品丰富,商品经济发达,是用文字表述的“清明上河图”,通过文字,仿佛能感受到千年之前热腾腾的烟火气息。
此书有原文、注释和译文三个部分组成,但美中不足的是插图虽精美,与书中所表述的内容完全无关。如果能按照书中所述勾勒出汴梁城的详细地图,方便读者对照着看,就美哉了。
午休起来又打开另一本书《宋仁宗时代的大人物》,这本书语言风格有些像网络文学,开篇以第一人称“宋仁宗”自居,写的“我的时代”,风趣幽默,看了让你忍俊不住,恰到好处地把宋仁宗赵祯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展示出来。
宋仁宗时代是位群星璀璨、君臣相互成就的时代,苏轼、苏辙两兄弟都是在他的慧眼下被提升为进士。殿试还因为苏辙生病特意推迟了一个月。宋仁宗曾得意地告诉大臣:“为子孙找到了两位宰相之才。”果不其然,苏轼成了一代文豪,苏辙成为哲宗的宰相。另外,名相范仲淹、韩琦、司马光、王安石,武将狄青,外交家富弼、科学家苏颂、活字印刷术毕昇都在那个时代出现,后面这些大人物都会一一解读。在其他书籍中也都到这些人物,按人物专篇解读,还是第一次在这本书读到。让人有一口气想读下去的欲望,《东京梦华录》一书暂时搁置一旁。
《弟子规》中曾说过,“此未终,彼勿起”,如果用在读书上,意思是说一本书没有读完,轻易不要再看另一本书。我觉得倒不一定要遵循,换一本书看,可以调剂一下脑神经,就像学生读书可以在语文、数学、物理中交错进行。
家事方面,早餐一直都是老母亲在张罗,通常是白粥、鸡蛋,再蒸上我做的饺子、馒头一类面食。老母亲酷爱吃实心的馒头,今天跟我讲冰箱里的馒头所剩不多了,这个简单,上午10点多就和了一大盆面。
所用的搪瓷盆和我的工龄一样长了,是当年刚工作时,单位工会发的福利,里面的搪瓷都有些脱落,老母亲提醒可以买个新盆了。的确,掉瓷是个隐患,和到面里再吃到肚子里麻烦就大了。
3点多,面已经发得很好。现在蒸馒头越来越熟练,用时也更短,也在不断总结前面蒸的过程中的不足。比如:锅中的水要加得足够多,保证有足够的水蒸汽一股作气把馒头顶大;生坯作好后,要有足够的耐性,醒发10-15分钟,蒸出来的馒头会更大更软。
这次馒头蒸得要比上次成功,就是蒸笼布上会粘掉一层馒头皮。老母亲说,蒸笼布用水打湿后,不要拧干,保持足够的水分,就不会粘了。下次试试这样做。
不断总结调整,会做得越来越好。
健身方面,腿部后侧拉伸还需要加强,也可能是锻炼方式问题。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采用山式站立,慢慢靠近墙根,让身体和双脚成直脚,会有效拉伸腿部后侧。腹部核心力量的锻炼可通过平板撑变成爬行,双脚走至双臂支撑处,再后退走回,交替伸胳膊,一侧各作5组。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尝试一下,增加双腿后侧柔韧性和腹部核心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