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徐霞客乃是佛祖座下餐霞尊者转世,在出生时,满天霞光,射冲牛斗。
却说这餐霞尊者在传佛讲道之余,辄喜山慕水。一日听完佛祖讲道在返回途中,遇到一只大鹏鸟,正张开利爪,凶狠的向山中一条小蛇扑去,餐霞尊者不忍,亟掷出手中佛珠,打伤大鹏利爪,救下小蛇。
佛祖道:“小蛇虽救,大鹏获伤。佛念慈悲,献身众生,不可救一物而伤一物。今日你伤鹏爪,将来也要因足而卒。”遂把餐霞尊者打下凡间,经历七苦八难后再登西天极乐。
餐霞尊者脚踏祥云,来到江阴,就托生在一位姓徐的富庶之家,取名弘祖。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弘祖从小就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山经地志之类书籍,每每遇到描写奇山奇水,奇精奇怪之书,皆是焚膏继晷,一口览之。
其父徐有勉乃是一位不慕权势,好游山赏景之人,见弘祖从小就心念自然,志达山河景色,是喜不自禁。说道:“吾儿是当今烟霞状元,山水之客,‘霞客’二字当配吾儿志向”于是,徐霞客的名字就由此传开来了。
物换星移岁月迁,春夏秋冬四季变。一日,已是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在街上行走,来到一棵枝叶扶疏的大柳树下,看到一位老者斜倚在那里呼呼大睡。他头戴一条陶潜巾,身披一件破旧的菱衣荷裳,须发皤然,肉枯皮皱,嘴角上还流出了哈喇子。徐霞客看见微微一笑,上前一步,掏出随身手帕就要轻轻为那老者揩拭。
倏地,这白发老者睁开那皮肉早已深深陷下去的双眼,目光炯炯的望着徐霞客,继而伸伸懒腰,张开那早已掉的不剩几颗牙齿的漏风嘴,满脸慈祥地说道:“小子,你来了。”
徐霞客惊问道:“老丈,您认识晚辈?”
老者哈哈笑道:“朝碧海,暮苍梧,不爱仕途爱旅途,霞客也。”
徐霞客一听,知老者是不俗之人,随即双手过顶,恭恭敬敬行一大礼。老者端然而受,说道:“太湖中有座林屋山,山中有个林屋洞,洞内有本奇书叫《素书》,本叫《灵宝五符经》,由天真传入人间,后被大禹藏入林屋洞中。书里载有万物消长之理数,奥妙无穷,你可有胆把它取出?”
徐霞客曾在古书籍上看到过关于《素书》的资料。此书原由天真降授帝喾,后又传给治水有功的大禹,大禹依书修炼成仙后,抄袭两部,一部辄藏于太湖林屋洞中。春秋末,吴王阖闾使灵威丈人入洞去探求天书,昼夜行七十余日,始得书三卷。徐霞客虽心有疑虑,怀疑真假,但是仍一心想着能去林屋洞亲探究竟,找到《素书》,希冀通过书中记载来证实《禹贡》一书中所说长江源头属于岷江是否正确。今日听老者如斯说,更加坚定了心中目标。于是拜别老者,亟亟向家奔去。
有人说这老者乃是一位喜山慕水的游者,他听闻太湖上的林屋洞不但有瑰丽奇观,更有千古奇书,虽就想亲往探索。叵耐自己年老体衰,又身染重病,于是就求徐霞客代劳。
也有人说这白发老者乃是佛祖变化,来此点化徐霞客,开启他的人生之旅。
徐霞客跑到家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徐母是位心胸开阔、知书达理、深有见识之人,她从小就教导徐霞客莫要做笼中鸟、池中鱼,要像户外松那样蓬勃生长,吸收自然灵气,像苍鹰一样展翅高飞,远望四野。今天徐霞客决心要游太湖、探奇洞,心中自然是支持的紧。
这晚,徐霞客想着明天就要实现自己的远游梦想,兴奋的难以入睡,一会儿想象着林屋洞的奇特景观,一会又幻想着得到《素书》的惊喜画面。
就在徐霞客遐想之际,只见一个伟岸丈夫豁然破门闯进屋内,胡的徐霞客一咕噜从床上坐了起来。
那伟岸丈夫说道:“莫要惊慌,我乃灵威丈人。昔年,我在林屋山修行之时,正巧被来此游玩的吴王阖闾撞见,他得知这林屋洞有部奇经《素书》,于是便央求我入洞为他取出,可是这阖闾福祚浅薄,不识天书文字,贸然亵渎,最终落得个亡国的下场。今日知你要游太湖,探林屋,故特来带你前往,以熟悉路径。”
徐霞客听言,深谢不已。只见灵威丈人大手一挥,已把徐霞客挟之腋下,乘风而去。
徐霞客在云雾之中,难辨方向,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须臾,只听灵威丈人喝声:“到矣!”始缓缓睁开双眼,发现已经在林屋洞口。
徐霞客跟随灵威丈人进到洞内,只见里面奇石沟壑、起伏连绵,汩汩细流,明澈清冽,从洞顶倒挂的钟乳石上频频滴下的泉水,落在下面的山石上,其声泠泠悦耳,犹如天籁。这林屋洞是洞中有洞,蜿蜒曲折,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是总能柳暗花明又一村,真是琅嬛福地,神仙洞府。徐霞客在惊叹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同时,更是被这石破惊天的景观深深吸引,不由中更增加了探险猎奇的兴趣。
徐霞客在赞叹洞中景观之时,仍不忘寻找《素书》的目的,就要开口询问,只听灵威丈人说道:“来看这里!”
徐霞客随着灵威丈人手指之处望去,只见一大块山石,赫然而立,大小如人相等,灵威丈人身贴大石,倏忽不见。
徐霞客见状大惊,想要寻找,却哪里去寻踪迹。就在这时,只听轰隆隆声响,地动山摇,山崩地坼,整个山洞似要坍塌,徐霞客拔腿就跑,不小心一个踉跄,跌倒在地,还不待站起,一块巨石迎面砸来。这时,只听妻子的声音在耳畔关切的呼唤自己的名字,始知是南柯一梦。
次日一早,徐霞客整顿精神,背上行囊,戴着母亲为他亲手缝制的远游冠,辞别母亲与妻子,从家乡胜水桥码头登船出发,驶向太湖。
太湖乃是今日江苏省最大湖泊,古称震泽,太湖西山上的林屋洞被道家尊为十大洞天中的第九洞天,历来不知有多少修道贤者来此隐居,于是,更赋予了林屋洞神奇色彩。
徐霞客来到林屋洞,见洞口的摩崖石上刻这一段文字:“林屋洞山之南麓,土沃以绕,奇石附之,以错峙,东南面太湖,远山翼而环之,盖湖山之极观也.......”徐霞客看后知道这是南宋李弥大在此隐居时而作的《道隐园记》。
洞中是漆黑一片,点光皆无,徐霞客进到洞内,全凭手中火把的些许光明迤逦而行。他晃晃悠悠,兜兜转转,穿过一洞又一洞,踏过一石又一石,渴了就喝洞中泉水,饥了就食随身所带干粮,累了就依地而卧,也不知行了几时,只觉越往里走越深幽,越往里走越诡奇,徐霞客也越狂喜。
霍地,前面有光射出,徐霞客心中欢喜,缘洞继续前行。不移时就来到一处,只见这里明亮如昼,其光皆从石壁发出。四周壁上雕刻着美丽的奇花异草,虫鱼鸟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还有石桌、石椅、石床,锅、碗、瓢、盆一应俱全。气候温和,不冷不热。细细静听,但觉有流水鱼鸣之声。在洞的一角,还有股清凉泉水,从地上缓缓冒出,随着沟壑顺壁而下。原来此处正在太湖之底,洞中光亮乃是阳光通过太湖之水折射到洞内使然。
“哎呀!”徐霞客突然惊叫一声,只见一位身背行囊的年轻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吓的徐霞客连连后退。当徐霞客复做精神,定睛一看,不由会心一笑,那人不是别人,竟是自己的影子。原来徐霞客的前面树立着一块光滑如鉴的大石,此石有两米大小,形状如一伟岸丈夫,徐霞客正好站在大石的面前,这时一束光射来,就把自己的影子照射到这块石壁之上。
徐霞客看到大石,遂想起梦中的灵威丈人,不由得就围着大石缓缓转了一圈,意外的发现大石后面一个木匣,徐霞客喜出望外,对着大石叩了三拜,然后把木匣取出,放在石桌上,打开一看,里面竟空空如也,徐霞客瞬间顿感整个人跌落到万丈深渊,随后唏嘘一叹,始知,书不可尽信,实践方得始终。
徐霞客此行虽然未能取得《素书》,觅得灵威丈人遗迹,但是却正式开启了他求奇探险的大门,并坚定了亲探长江源头的决心。从此,徐霞客一发不可收拾,一生游历中国山川江河,用大无畏的奉身精神和科学实践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徐霞客游记》这部千古奇书。
timg.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