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得救之道

作者: 有点小肥肉 | 来源:发表于2020-03-02 15:17 被阅读0次

    何为真经?

    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着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槃。

    何为佛教?

    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槃。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像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佛法以次第分之,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从浅义处说是到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既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弱势的得救之道是什么?

    传统观念的死结在于一个“靠”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积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

    得救之道自古仁人志士各有其说。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在其中了。

    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都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的空间呢?

    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期望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连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适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为先决条件。

    主流文化,当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的或是宗教的需要,那么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的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只是,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是观照而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光大。

    当今佛教包括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了給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得救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cvk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