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我家》共读第八天

作者: 吕佳垚 | 来源:发表于2020-07-08 22:09 被阅读0次

良知的定义:系统排列里的良知有三个层次,分别称为个人良知、集体良知、灵性良知。{灵性良知,祂没有“善”与“恶”,或者“归属”与“排除”之区分,因此能超越个人良知与集体良知的限制。}系统排列中的良知,不是中国人所讲的道德良知。

良知的冲突:海灵格在《谁在我家》第一章提出了“良知”,这是系统排列的核心部分,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我们内心的冲突、家庭的冲突、学校的冲突、公司的冲突,再扩展到社会各层面的冲突,再放大到国家民族的冲突都可以用一套最根本的概念去看,海灵格把这种冲突提炼为——良知的冲突,这是海灵格最独特的贡献。系统排列所提到的“良知”跟上帝没有关系,它既不是神学概念,也不是道德概念,而是服从于某一群体标准所产生的感受。我们借由感觉的好坏,来体验个人良知的体验。通过观察发现,所谓负向的良知,跟我们的想法、感受或行为不符合某些人的要求与期待有关,而这些人通常来自我们所希望归属甚至赖以生存的群体。如果你的各种表现符合群体标准,就产生所谓的“归属感”。这个群体可以是一个家庭、一所学校、一家企业、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宗教、一群拥有共同思想的人等。个人良知可以定义为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潜意识规则”。当人的表现符合其归属的群体潜意识规则时,就会感受到“心安理得”,觉得自己是某个群体的成员。当人的表现不符合其归属的群体潜意识规则时,就会感受到“内疚”“罪恶感”,觉得自己“背叛”了自己的群体,自己成为该群体成员的资格就可能被取消,被驱逐出去。

相关文章

  • 谁在我家 共读第八天

    今天学习关于良知的内容不好理解 案例中,案主的曾祖母的第一任丈夫在27岁时去世,甚至有被谋杀的嫌疑。在这个...

  • 《谁在我家》共读第八天

    良知的定义:系统排列里的良知有三个层次,分别称为个人良知、集体良知、灵性良知。{灵性良知,祂没有“善”与“恶”,或...

  • 《星耀小学亲子共成长——寒假共读》

    共读第八天

  • 《谁在我家》共读十八天

    灵性家庭系统排列展望,最重要的,是关于良知界限的新认知。感受能量,开始,将一切交给移动,超然于对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设...

  • 《谁在我家》共读十七天

    第十一章 健康与疾病的系统背景 一、 家族系统对身体的影响:疾病经常与家族中发生过的事情有关联。我们的家族系统也存...

  • 同读《谁在我家》第八天

    个人良知,这个是个好东西,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错误。我们都有一种归属的要求,如果我们做错了是,违背了良知,我们...

  • 《谁在我家》共读第六天

    杨老师的升级版《谁在我家》第四章前三节是十四页,我这淘宝买来的全章只有12页,想读没东西!本来就没触碰过这类书...

  • 谁在我家共读第六天

    堕胎 堕胎对伴侣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堕胎后,通常伴侣关系就成为过去了。堕胎的后果是父母会为此赎罪,无论如何...

  • 谁在我家 共读第四天

    这两天的内容主要是讲的伴侣关系,怎样的伴侣关系才是好的呢。周国平说:“一个好的伴侣关系,应该以信任之心不限制...

  • 谁在我家 共读第三天

    第三章伴侣关系 伴侣组成一个系统,系统中两人应该平等,彼此欣赏对方接纳对方。如果一方过于控制对方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在我家》共读第八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nh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