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2022.8.29)

读书笔记(2022.8.29)

作者: 送柳音 | 来源:发表于2022-08-29 20:01 被阅读0次

第三章:学生管理的人际和行为策略

【今日学习大纲】

学生管理的人际策略

二、学生管理的行为策略

今天推荐阅读的主题是:学生管理的人际和行为策略。从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认知策略和情绪策略在管理学生的重要性,在协调了学生的认知以及管理学生的情绪之后还需要哪些方面的策略呢?

一、学生管理的人际策略

1、他人认同与学生成长

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我们重视人际互动以及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传统的东方文化内,做好事是因为有面子,做坏事怕的是丢面子,人皆有羞耻之

心,这才是我们不断努力进取的动力。而在西方文化中,多是一种罪感文化,强调人有原罪,每个人都需要向上帝忏悔。除却文化的因素外,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青少年更为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假想观众”是青少年自我心中的重要特征。有研究者认为,青少年可能持有这样的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样在关注他们。他们认为其他人,特别是同伴一直在关注他们,评价他们,并且对于他们的想法和行为都很感兴趣。这样的信念导致了对自我意识的过度强调,对他人想法的过度关注和对现实和想象情境中他人反应的过度预期。“假想观众”使得青少年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导致尴尬、被嘲笑或被拒绝的行为。阿希实验表明,每个人都受他人认同压力的影响;耻感文化说明,中国人更爱面子,想获得认同;青少年“假想观众”理论又暗示,青少年更在乎别人的看法。

2、让学生去学习谁

作者认为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榜样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众人满意、活的有光彩的范例。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榜样,告诉学生怎样做才能不丢脸,怎样做才能获得榜样的成就。其实青少年阶段,也是容易树立榜样的年纪。如果成年人不能有效地帮助其树立榜样,他自己也要找一些榜样来学习,这也是青少年容易偶像崇拜的原因。

那么最佳的学习榜样是哪些人呢?小学生学习哪些榜样,受教师的影响大。由于小学教师是学生的重要他人,本身也是小学生崇拜的对象,所以小学教师倡导学生学习谁,他们就会学习谁,不论是雷锋还是董存瑞。但一到中学,青少年往往也有了自己的主意,并不是教师提倡学谁就学谁,所以,中学教师就需要提供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榜样。具体而言,以下几种类型比较适合成为中学生的榜样:()身边的榜样;其实,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最好的榜样就在他们身边。因为中学生常常处于友谊焦虑期,他们最在乎的就是周边学生、朋友

的看法,所以身边同龄人的一举一动,往往对他们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可以说在中学阶段,成也朋友,败也朋友。为什么有的家长不惜重金,即使走后门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重点中学?这是因为,在重点中学,在学校的教学管理质量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一群积极上进、努力进取的同学。和他们交朋友,以他们为榜样,往往让重点中学的孩子们你追我赶,共同进步。(2)过去的榜样;从学校的层面讲,不管是自觉或者被迫,许多中职学校都会邀请优秀毕业生校友重回母校,和这些小师弟师妹们一起分享自己成长成才的过程。而这些校友的经验,无疑会成为中职生努力过程中最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内容,他们也常因此重新鼓起自信的风帆,不断进取和成长。(3)和自己差不多的榜样;其实即使身边没有榜样,过去没榜样,那拿出来的榜样也最好是和学生们有相似之处的,这也是对于中学生而言解决“雷锋斗不过霆锋”的关键所在。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在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自然要构造一个理想化的自己,而这个他所认同的理想化

的自己,也往往就是他所崇拜的“偶像明星”。教育者应避免学生盲目追星的冲动,化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去选择与其能产生共鸣的偶像明星,让明星崇拜成为一种特殊的榜样教育。

3、人际关系与学生管理

作者认为如果说,有的学生因为“哥们义气”犯了错误,令人惋惜,就对青少年这种重情义、讲义气的心理状态大加批驳的话,那未免有失片面;其实,青少年的这种人际交往关系中情意的重视也能成为我们教育影响学生的心理资源。基于中国人的关系法则,心理学的互惠原理以及青少年的重义气心态,作为教师,你对学生真的好并不等同于学生感知到你的好;同样你对学生不好并不等同于学生也感知到你的不好。所以学生觉得你对他不错,欠你人情,一种可能是你真心实意为他好,他也感知到了,还有其他可能的。既然在不同的关系定位下,人际互动运动的法则不一样,与学生关系亲密的教

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认可,更可能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由此,教师与学生拉近关系之后再做教育影响工作,也是工作的一个必然选择。那么,如何才能和学生拉近关系呢?其一是行动上,多进行私下交流。其二是在政策上,多占据私人时空。

二、学生管理的行为策略

教师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表扬与批评,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转化呢?

1、强化理论与管理策略

斯金纳的理论概念和应用众多,有些教师觉得学习起来很吃力,我们可以在教育层面上总结为一句话:学生会因为某种行为得到了强化,就会提高该行为发生的概率。通俗点说,对于学生而言,不管是好的行为,还是坏的行为,之所以养成,都是因为这种行为得到了某种“好处”的结果。那么,我们教师该怎么做?很简单,对于一些好的行为,我们

分析一下学生因此得到了什么好处,加强之;对于些问题行为,我们分析一下学生因此得到了什么好处,削减之,这就是斯金纳强化理论的最基本的应用。

2、“拿什么表扬你,我的学生”

表扬也好,赞美也罢,用心理学专业术语来说,都是正强化的一种形式。而从心理学的原理来看,强化物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物质性强化;物质性强化物包括食品、玩具、文具、衣物等,主要是指那些可以用钱买来的东西。这种表扬学生的方式,教师们经常采用,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许多教师运用物质性强化时常将强化物定位为本、笔、书等与学习有关的东西。这些与学习相关的内容可以说不是没有作用,但是对于今天的学生而言,可能作用就十分有限了。其实在学习相关内容之外,买点东西作为奖励,可能会收到学习用品达不到的效果。(2)社会性强化;心理

学上,人和人互动就形成了社会性,社会性强化就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形式达成对学生的认可和肯定。微笑、赞赏、点头、注视、拍手、斥责、告诫等都是社会性强化。这些在教育和管理学生中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3)活动性强化;活动性强化又称权力性强化,即赋予一部分同学特权性的活动。在班级中,有一些事情是只有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可以做,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的。这些事做起来,往往能给人以与众不同的感觉,甚至让人感觉到老师的关系不一般。例如,当班干部,在国旗下讲话,组织同学活动,甚至给老师帮忙跑腿,等等,都属于此类。(4)象征性强化;记功、嘉奖、颁奖状等奖励属于象征性强化。这类奖励,作者的一个建议就是越多越好,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可能性最好。(5)代币性强化代币应该具有现实生活中“钱币”那样的功能,即可换取多种多样的奖励物品或学生所感兴趣的活动,从而获得价值。

3、表扬的时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作者认为在教育中,所谓固定时距强化,就是不管学生做得好不好,始终伸出大拇指,时时夸,处处夸,效果当然不会好。而变动时距强化,也是不管学生做得好不好,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夸上一场。可以说,这种强化,可以增强一些师生之间的关系但对于教师所期待的目标行为,影响有限。这也是许多学校推崇的、教师实施的所谓赏识教育、赞美教育失效的重要原因。无原则的表扬,大家确实其乐融融,但效果不明显。而按比率强化,则是学生达到了教师给定的目标后,再给予相应的激励,效果明显要好于按时距强化。然而,相对而言,最好的强化方式还是变动比率强化。

“爱面子,重情谊”是青少年的特点,也导致了一些学生的缺点,那么,教师在学生管理中要合理利用人际关系这一点。同时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但为什么有些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却失去效果?如何形成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2022.8.29)

    第三章:学生管理的人际和行为策略 【今日学习大纲】 学生管理的人际策略 二、学生管理的行为策略 今天推荐阅读的主题...

  • 2022.8.29

    今天小排畸,希望顺利通过!产检一路绿灯,腹中宝宝平安健康出生,阿弥陀佛!保佑保佑。

  • 2022.8.29

    2022.8.29 有个段子: 四川有史以来放假最长的寒假被初三赶上 有史以来的高温假被高三赶上 有史以来最长高三...

  • 2022.8.29

    今天妈妈过生日啦 偷偷买了蛋糕给妈妈惊喜 只有我和哥哥知道 哈哈哈 我炒了一个地三鲜和一个西红柿鸡蛋 妈妈做了炸酱...

  • 2022.8.29

    #暮省 1.#健身 2022.8.29体重管理:早,52.0,晚,53.0。健身:早,跑步10㎞;晚,8分钟帕梅拉...

  • 2022.8.29

    孤独是好还是坏,取决于是你选择孤独还是孤独选择了你。 低到尘埃里的人的孤独,是一种选择孤独的权利也没有的孤独。出口...

  • 疫情静默,在家习字。

    2022.8.29于取静山房

  • 88. 假如从未遇见你

    创作于2022.8.29秦岭树

  • 游(2022.8.29)

    静坐一开始,就觉得脚踏的地面变成了水,将心里的思绪沉入水底,被一条龙吞进了肚子。于是人开始有飘浮感,无所依附,依附...

  • 2022.8.29(阴)

    上午去学校开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2022.8.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ok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