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

作者: 示心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23:53 被阅读0次

一年有多久?不过一瞬间!

一辈子有多久?不过一瞬间!

一千年有多久?不过一瞬间!

飞天由舞蹈演员演绎

      君不见,半夜里张骞的望向汉宫的双眸,颠沛流离13载却不改初心;君不见,索靖大将军麾下战旗猎猎,西北汉子的热血溅在黄沙之上,被风吹送进太平的朝廷;君不见,那封女子的信,一声声呼唤着远方的良人,投寄着无望的等待。这些故事是莫高窟的壁画告诉我们的,壁画的色彩正在褪去,勾勒的线条正在淡去,离国的珍宝又相隔遥远,但敦煌又想要将这一切神奇永久留存,于是便有了《又见敦煌》的诞生。

大明宫迎接来自沙洲的使者

      敦煌(古称沙洲),“敦者,大也;煌者,盛也。”在丝绸之路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重要的休养补给之地。莫高窟共有735个洞窟,它的开凿是经年累月的,月宗和尚为第一个开凿者,此后来来往往的商人、佛教徒、僧人等开凿造像,以求得佛祖保佑。历经十个朝代,元朝为止。1900年。初识王道士其人,是阅读了余秋雨的《道士塔》一个民族的瑰宝,斯坦因骗王道士自己是玄奘派来取经的,便骗走了大量珍宝,我那时多么痛恨王道士的愚昧无知。

      王朝的更迭,时光的流转,让丝路上的明珠——敦煌,从无到有,继而走向了辉煌富丽,最终走向荒凉破败,在王道士手中支离破碎。

      王道士是第一个出场的人物,从斯坦因开始,王道士一次次将敦煌珍宝拱手于人,他连说的那几句“我不知道啊”,表现了其行为源于无知,而珍宝四散也并非他一人之错,国运衰微之下,这是全民族的耻辱,家国不保,中华民族九死一生,曾经的辉煌变得暗淡落寞,曾经的富饶变得荒败贫乏。我们痛恶强盗,却也在痛恶着那个愚昧、无知、软弱的时代。

盒子剧场里重现唐朝的生活图景

    可是洞窟里的菩萨却原谅了王道士,“孩子,你过来,让我摸摸你的头……”她慈悲宽和的谅解了一切。我们不该沉湎于苦难,而应该释怀于苦难、振奋于苦难,这里的爱与美让我落泪不止。虽然敦煌的有形的珍宝遗失了,中华的精神却永远属于它的后人,这是任何人都劫掠不去的,飞天的神采注入着我们的血脉,中华的儿女托举着飞天的美好,曾经的盛世的华彩指引这我们现在的路途。复兴,我在敦煌真正理解了这个词的分量!

      导演王潮歌确实才华横溢,《又见敦煌》一定是一部让我毕生难忘的情景体验剧。一个个历史人物跨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与观众对话,甚至相互对话。场景的更迭交错,观看形式的新奇,恢弘壮阔的场面与音乐,掷地有声颇具感染力的台词,都令其魅力十足。

     

相关文章

  • 又见敦煌

    在前住敦煌的路上,就听司机说《又见敦煌》值得一看。有《又见平遥》的观赏体验,《又见敦煌》的历史沉淀深深的吸引了我。...

  • 又见敦煌之《又见敦煌》

    下午七点,瀚海戈壁没有一丝风掠过,只有头顶的日光神采奕奕,晒得人眼神有些迷离。一座不规则的蓝色晶体建筑,在眼前突兀...

  • 《又见敦煌》

    在翻越了一个个历史后,那些被遗忘的过去,已经被人类写了下来,在《又见敦煌》这个节目里,我们将再一次穿越那古...

  • 又见敦煌

    2018年7月11日,晚上我见到了一幕让我永生难忘的一幕。那就是王潮歌导演的作品《 又见敦煌》其中,最令人动容的,...

  • 又见敦煌

    本来以为演出是有局限性的,且死板的。其实来说,我并不看好这次演出。毕竟以前的演出太过于死板,甚至于我可以将流程背下...

  • 又见敦煌

    下午听完讲座 让我们真真的了解到了历史 让我们了解笔画 雕刻 的由来 后来我们去了 又见敦煌 我们去了边走边看的...

  • 又见敦煌

    今天晚上,我们去看了一场盛大的表演,又见敦煌讲了丝绸之路中敦煌从古至今的变化。 其中,第三募是一女睡在榻上,那...

  • 又见!敦煌

    又见!敦煌。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你一定认为这是一个将要离开家乡的人对家乡的最后的告别。 其实,这是一部大型的实景...

  • 又见敦煌

    在我们参观完鸣沙山之后我们去观看了大型实景表演“又见敦煌” 它的规模在我看来无比庞大,舞台特效使我们更加为这激...

  • 又见敦煌

    一个个演员身着着唯美的服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使人如痴如醉的表演。 看那敬职敬业的演员身着奇装异服动作整齐划一,调理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见敦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pa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