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血火长征中的温馨港湾——哈达铺(一)

血火长征中的温馨港湾——哈达铺(一)

作者: 文史迷途 | 来源:发表于2023-09-12 11:25 被阅读0次

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伴随着红军的是血战、行军、寒冷、饥饿、疲劳……,仿佛一场人世间最惨烈悲壮的炼狱之旅。但有一个地方,给了这支万里远征的队伍家乡般的温暖、亲人般的抚慰,让他们身心放松憩息在这个没有战火、没有饥饿、不用急速奔走、不用露宿野外的陌生家乡。在这里红军体会到了久违的温情,给他们血火连绵的征途上留下来温馨美好的记忆。

这个地方就是哈达铺!

哈达铺位于青藏高原边缘,是西秦岭、岷山两山余脉交错下的丰饶平原。交通便利,是连接川西、甘南腹地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又因当地盛产“岷归”,是当归中的精品,享誉天下。所以这里成为了西北中药材的集散地,在明代就形成了市场。每年都有大量其他省市的客商来往期间,带来了财富和活力,所以这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民风淳朴,有着包容和接纳四海的心胸。

哈达铺和这里的人们一定不会想到,它因为接纳了和安抚了一支几乎山穷水尽的疲惫之师,而且异常巧合为这支队伍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得以成为红军的福地,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史的丰碑上。

在到达哈达铺之前,红军是迷茫的,中国革命是迷茫的。

一、北上的希望

1935年6月18日,历经千难万险的中央红军终于在懋功达维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实现了预定的目标。两军会师后总兵力达到10万,都是久经战火的战士,可谓兵强马壮。一支如此庞大精锐的军事力量,是可以打出新天地,开创新局面的。

鉴于川西经济落后、环境恶劣,毛委员认为红军应该向北发展,他的眼光落在了地图上的一个地名——哈达铺。这是由川入甘的唯一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由此可以东进西固、西进岷州、控制整个洮河上游。哈达铺,成为红军北上的第一个目标。在随后的两河口会议上,毛委员和中革军委定下的下一个战略目标是两军北上,直出甘南,在相对富庶而敌人力量薄弱的陕甘边建立根据地。

但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心中却另有打算,他认为红军应西进青海、西藏或南下藏区,以避开强大的敌人。但这些地区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十万大军在这些地区生存都成问题,又怎能建立根据地。

但张国焘与中央的分歧远不止这些,当他看见中央红军只剩不到2万人,不及四方面军的四分之一。他的野心开始膨胀 ,不断向中革军委伸手要权,为两军的分道扬镳埋下了伏笔。

为快速北上,中革军委制订了占领北上通道松潘的《松潘战役计划》,但由于张国焘上一再拖延,松潘被胡宗南部抢占,红军被迫穿越松潘北面的草地北上,这让红军陷入了一场大灾难。

当毛委员率领的左路军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班佑,并占领北上通道包座,等待右路军北上时,张国焘却以连日大雨,无法过河为由,滞留阿坝,继续拖延。

9月9日,张国焘制电中革军委,公开反对北上,并秘密命令右路军前敌政委陈昌浩,让他率右路军南下,并“彻底开展某某斗争”,意思就是让他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胁迫在右路军中的中央领导南下。幸好电报被前敌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看到,赶紧报告了毛泽东。感觉事态严重的毛委员赶紧召开了右路军的中央常委会议,与周恩来、张闻天、博古商议后,为了避免红军内部发生冲突,决定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

1935年9月10日凌晨,红一、三军和军委纵队悄悄出发,迅速转移,避免了可能的流血冲突。

但中央红军此时依然面临着巨大危机,由于红5军、32军跟随朱德编入左路军,中央红军实际只剩7000多人。孤军北上、兵力薄弱、没有粮草,而且由于走得匆忙,很多必备物质都没有来得及带上,连联络的密码本也还在张国焘手里,茫茫北上之路,中央红军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他们要北上甘南,到达哈达铺,首先要面对的是横亘在北上通道的天险腊子口。腊子口是由川西入甘南的唯一通道,红军已没有退路。

毛委员下了死命令,三天占领腊子口。

接受任务的是黄开湘和杨成武的红四团,此时他们剧腊子口还有150公里路程,不仅山高路险、河谷纵横,而且他们要通过的是卓尼土司杨吉庆的地盘。杨吉庆又是国民党洮岷路保安司令,有军队近2万人。如果他们破坏道理、损毁桥梁,再利用熟悉的地形设伏,那么红军在到达腊子口之前就将遭受灭顶之灾。

但红四团一路疾行,却没有遇到任何伏击,而且道理刚刚被整修过,峡谷河流的桥梁也完好无损,更让他们诧异的是沿途数座无人看守的粮仓,里面储满了粮食,总结约有20多万斤。

红军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卓尼土司杨吉庆特意安排的,他已经从别人那里了解了这支红军,所以让道送粮,表达了自己同情和敬仰。正是这些雪中送炭的粮食,解了红军的燃眉之急。

红四团一路飞奔到腊子口,于9月16日下午4时向守敌发起攻击,但由于地形太险,强攻数次均未奏效。后经军、师、团研究,决定放弃强攻,设法攀爬敌人阵地两侧没有防守的悬崖,从上面用手榴弹攻击敌人没有顶盖的碉堡。但万丈悬崖,壁立如仞,怎么爬上去?但天无绝人之路,红四团竟然有一个能攀岩飞壁的苗族战士“云贵川”。于是团长黄开湘带领以“云贵川”为首的突击队,在下游渡河,趁夜爬上悬崖,摧毁了敌人的碉堡,红军上下夹攻 ,击溃腊子口守军,终于夺下前往甘南的生死关隘。

红军乘势进入甘南平原,而鲁大昌的部队在腊子口一战中被吓破了胆,龟速在岷县城里不敢出来。红军旁若无人经过岷县。命悬一线、历尽艰险的红军终于走出了困境,毛泽东心仪已久的哈达铺,就在前方!

相关文章

  • 重走长征路第484天

    日期:2020年6月19日 行程:哈达铺停留 今天我们在哈达铺休整 ,顺便看一看在那边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周恩来毛泽...

  • 2017-05-31

    哈达铺记忆

  • 你的样子,就是哈达铺中学的样子

    你的样子,就是哈达铺中学的样子 ——2020年秋季学期第五周值周总结 宕昌县哈达铺中学 ...

  • 巴山蜀水赋

    四十奔五,江湖夜雨; 邀我发小,再赴巴蜀。 往昔蜀道,山高险阻; 今日高铁,四时飞渡。 经哈达铺,过长征路; 想百...

  • 【骑行甘南】D06 岷县的前世今生

    初知岷县,还是毛太阳诗词《长征》,诗歌云:“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据说,这首词就创作于岷县的哈达铺。 ...

  • 哈达铺的灯光

    [甘肃] 李玥 腊子口冉冉散去的硝烟里 走来你清瘦而伟岸的身影 从此 浩瀚的史诗铭刻着1935年 深秋古镇哈...

  • 甘肃之行(之四)

    官鹅沟 3号中午参观完哈达铺,吃过饭,就去官鹅沟,哈达铺和这个景区都属于宕昌县。交通很方便...

  • 刘志丹将军殉难地在柳林,你知道吗?

    历史总是充满偶然,但又寓含着必然性。 1935年9月,走过万里长征的疲惫之师红一军团在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修整。行...

  • 哈达铺中学2020春季学期政教处工作总结

    哈达铺中学2020春季学期政教处工作总结 宕昌县哈达铺中学 刘鹏 (2020年7月29日) 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当...

  • 温馨的港湾

    文/陌宇轩 (黑龙江) 我把自己安置在几十平方米内 这就是我的家 淡雅 陋室 我是安静的 在离别各种杂事之外 我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血火长征中的温馨港湾——哈达铺(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pd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