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育杂谈
别惊讶,道德观念孩子5岁起就有了!这5个特征你知道吗?

别惊讶,道德观念孩子5岁起就有了!这5个特征你知道吗?

作者: 我家有个小捣蛋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11:40 被阅读4次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强制道德”?在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规律理论里,“强制道德”即所谓的“他律道德”,说白了就是他人灌输的道德理论。

这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初级阶段,一般出现在5-10岁的儿童身上,了解了相关特征,对教育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很大帮助。主要有以下五个特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条件服从规则

父母或者老师定下的各种“规矩”:饭前要洗手,睡前要刷牙,不能打同学,要听老师的话等等,在孩子看来是神圣不可改变的,潜意识里是有很强烈的服从意识的。但是,做到做不到,就是另外一个讨论范围了。

以行为后果判断是非

孩子仅仅能从某个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判断对错,无法考虑这个行为的动机是是坏。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里,看到别的小朋友,因为帮助同学时不小心,打碎了什么东西。在孩子眼里,打碎东西就是错的行为,是要被惩罚的。但实际上,这个打碎东西的小朋友,可能只是想帮助一下别人。

这种助人为乐的思想,在道德上是应该收到表扬的,但孩子却不能考虑这个动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认为服从规则是义务

在孩子的眼里,老师、父母、长辈都是“权威”,对他们有一种单方面的尊重感。实际上,“权威”们提出的很多标准和规则,连“权威”自己都不一定能完全做到。可是孩子们不这么想,他们认为遵守“权威”定下的规矩,是一种义务。

非对即错的绝对化判断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孩子才说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孩子在这个阶段,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要么全对,要么全错,要么好人,要么坏人。一个小伙伴犯了错误,其他孩子就会把他定性为“不是好孩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惩罚持赞赏态度

在孩子心中,认为受到惩罚就是说明干了“坏事”。比如,看到别人生病,孩子会认为别人是因为做了“坏事”,受到了自然的惩罚。把道德的法则,与自然法则混淆。

了解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与特征,有助于家长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让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惊讶,道德观念孩子5岁起就有了!这5个特征你知道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qa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