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觉知
当我们提到觉知的时候到底在说什么?觉知这个词的意思,如果从字面上看就是“觉察”和“知道”。
所谓觉察指的是你的“觉察力”和你的“警觉心”,而所谓知道就是指你拥有可以对当下一切的发生具有正确区分的智慧。
首先我们要时刻都保有警觉心。警觉什么呢?警觉自己的专注力是否在被各种杂念带走,警觉自己是否正在陷入情绪欲望和习惯里失去觉察力和判断力,警觉自己是否又在进行各种无意识的思考和造作。
话说一些禅宗大师们是如何修炼自己的弟子们的警觉心?他们会拿一个木棍轻轻的走到弟子的身后,然后突然的敲上去,如果这个弟子保有足够的精确性,那么他就会在师傅的棍子落在自己身上之前,敏锐的觉察到,并且躲开。这就说明这个弟子平时修行很好,杂念上专注力足够强。
相反如果这个弟子仅决心不够,他就会被棍子打到,那就说明他平时心不静,杂念多,专注力也不够。
到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了,这样听起来时刻保有警觉性,是不是太累了,搞得自己紧张兮兮的。错了,你如果这么想,那只能说明你是把警觉心理解为提防有事发生的念头了。
而高度敏锐的警觉心,包括强大定力和觉察力,其实只是一个具有高频而又强大的内在自由场域的自由意志,或者说能量意识的自由度十分强大的灵魂,而自然具备的一种功能。
所以在下功夫之前,不要再纠结这样那样的问题,当你的内在提升到一定程度,你自然会拥有这些伟大的功能。
当我们提到提起一念觉知时,我们要觉察到此刻有什么内容正在发生,比如一个起心动念再比如内在升起了某种情绪,甚至我们还会对接下来即将可能会发生的内容保有一种警觉。并且你还要在这基础上,要瞬间用你的智慧,对这些正在发生的内容和即将发生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区分,以上全部的这些功能在佛家叫做觉知,王阳明称为良知。
这其实是我们光明而有本自具足的“自性”,或者说“佛性”所应该具备的功能。佛陀为什么会说:“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呢?所谓的佛,其实就是觉悟的人,人一旦觉悟了,时刻都可以做到与觉知存在,也就是拥有了觉知的功能。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一个人良知光明,时刻可以做到知行合一,那么这样的人也就觉性圆满了。所谓的成佛了,在儒家呢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圣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