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失策后的连锁反应
前天,有两位同事离职了。
今天,又有一位同事离职,这些同事本来都是计划年后看行情的。
因为前几天领导的激进,想杀鸡儆狗,结果猴没吓到,鸡倒是被杀掉几只。
项目上本来就缺人,年前这一下走三个,这三个人的工作就要平摊到剩下的几个人身上。
那接下来的工作量可以想象有多大。
剩下的几个如果再扛不住,那两个领导可能就要光杆了。
看到这个情形,我也挺感触的。
一来,现在的职场环境不是十几年前的那样,领导凶几句下属,下属只能受着。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又没有房贷和养家的压力,所以跟领导之间,一言不合就离职。走得干干脆脆,绝不拖泥带水。
二来,这种公司的门槛也不是很高,薪资水平还没达到要忍气吞声的地步。如果是一个收入非常可观的岗位,同事们也不会轻易离职,可能会为了一份高薪工作忍辱负重。
这大概是领导们喜欢骂中年人的原因吧,因为年轻人真的是不惯他们毛病啊。
02 行动的重要性
今天早上看《曾国藩传》,里面提到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在替父亲守丧期间,通过自学,掌握了英语的阅读和口语技能。
看到这里,我对曾纪泽真的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百多年前,没有电子辞典,没有线上教学。
曾纪泽就靠一本辞典和几本学习英语的参考书籍,在守丧期间学会了英语的运用。
这得多大的毅力和求知的动力啊。
当时曾纪泽身边连个会说英语的人都没有,他学英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卡点,连个交流的人都没有。
但是人家,愣是凭一己之力学会了英语。
看到这里,我还 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英语。
有这么个真实案例摆在这里,我要是再学不好,就真的说不过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