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梦就像半空中浮动着的肥皂泡, 斑驳绚烂得让人心醉, 尤其是在破碎之前更是如此。然而梦就是梦,再美好的梦境在睁开双眼的那一刹那都会剧终。现实幸福也好、残酷也罢, 那终究是现实, 谁也不会拿梦中的情景来衡量现实的好坏优劣, 除非是个傻子或是痴人。 但是有些梦会在脑海中沉淀、定格, 甚至会在心里打上深深的烙印。银娣的一生就好像一场梦, 她一生的悲凉,一生的凄苦,整篇文章都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哀怨。
从小,因为家里穷,出生卑微,虽然有喜欢的人,但最终还是不能如愿以偿地嫁给他, 而是被哥嫂安排嫁给了一个名门望族里的公子哥。 而在结婚那天, 她才知道, 那个公子哥是肺痨瞎子, 腿脚还有毛病,所以在这个大家族并不被看好。直到生了一个儿子玉熹,婆婆才待她好起来。许是因为寂寞吧, 银娣又和家里的三爷小叔有了暧昧关系,三夫人虽清楚,却是敢怒不敢言。
虽然银娣一生悲惨, 但我并不喜欢银娣, 甚至觉得他是一个变态。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丈夫死了,婆婆一死,便分了家。银娣开始给儿子找媳妇,结婚的时候才知道本人比照片上难看多了, 又因为生不出孩子, 便时不时就辱骂儿媳,最终逼得儿媳含恨自杀。看到这 里的时候,我不禁想破口大骂,难道就没有一点妇人之仁么,而她想用鸦片把儿子“栓”在家里的做法,更是令人费解,天下怎么会有何等母亲?
在当时的那个社会下, 亲人也不可靠, 只有钱才是最可靠的。每个人都是自私的,妯娌的暗地中伤, 哥嫂的阿谀奉承, 还不是为了一个字——钱。或许我是真的无权是责备银娣什么。她不是神, 也只是个女人而已。她也会难过, 也会愤怒, 也想反抗, 可是她又能做什么呢?我想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也不是她的初衷吧。也许,只是压抑久了而已。呵呵。我无法想象或者说是不敢想象那个社会到底是有多黑暗,能够逼得一个女人如此心狠。
其实整篇小说并没有多么很华丽的语言,可是读着就是会让人心里有着一丝丝的颤动, 然后越积越多, 越积越厚,等到读完了, 心里就会弥漫一股无尽的苍凉之感。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的魅力吧。
但愿现实生活中不要有这样的怨女, 就算被命运给玩弄了, 也不要丧失自己的人格与原则。不要像银娣一样把自己悲惨的命运加注延续在别人的身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