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筹款是检验项目好坏最直接的试金石。
如何判断一个公益项目到底好不好?
有人说,一个公益项目的成功实施,80%取决于前期设计,20%取决于后期执行。
在开始亲历筹款以前,我并不是很理解。
来到绿色昆明近乎两年的时光,通过各种形式的摸索和实践如何做项目、传播、筹款,掉进“术”太久的我,在连续参加两届筹款人大会后,开始静下心思考——什么样的项目值得筹款?
实际上从2015年的二三月起,和总干事、同事还有绿昆志愿者多次深度沟通,个人比较希望绿昆作为一家已有10年实操经验的专业NGO,在服务内容上更加专注一些,实力更强大一些,更具识别度和竞争力一些。归根结底,希望它在环境保护方面,实现一枝独秀。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什么是绿昆最想(能)长成的样子?是活动策划?环境教育?政策解读?污染抗争?保障权益?还是……好像没有唯一的答案。
然而环保本来就是系统活儿,关乎政治、关乎经济、关乎人文、关乎生命、关乎……即使一家小小的环保组织,也常常被环保的方方面面困扰、羁绊。于是乎,我继续沉浸在一边做传播,一边做筹款尝试的劲头中,相信答案会在行动中浮现。
甚至今年八月中旬有一次带着同事们头脑风暴,一度搞到其中一位同事抓狂说,“感觉脑浆都要爆出来了!”直到某一天中午,同事突然问我,“XX,你真的热爱环境保护吗?”我愣住了,一时间竟然不敢有底气地回答,“那当然!”
经历了2016年99公益筹款的彻底洗礼,回头再看,当初写下身边开发早知道第一版项目计划书时,很多地方没有考虑到位,问题一一爆出:项目设计足够好吗?真的是社会需求吗?我们设计的项目真的是最佳解决方案吗?
感谢8月的一场设计思维工作坊和一本书,分享很关键的一张图:
配图摘自《跨界对话》一书第18页补充:公益项目设计流程包括“明确目标→内外部调研→伙伴选择→方案设计”。
2
在未来,好的公益(项目)无疑是一场社会创新。
基于对社会创新议题的关注,以及对一支年轻团队如何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分享一场社会创新大会给同龄人的好奇,7月份我跑到广州瓶行宇宙进行了近距离的观摩——城市垃圾再回收、贫困地区水环境安全、流浪汉的尊严、二手衣物撞上流浪汉……这些议题不正是公益圈的老大难嘛!但这些青年人,用最有意思的方式,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社会创新实验。有的不仅筹来了钱还实现了自我造血,而且都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好在,目前绿昆正在用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光在人们种下一颗叫“污染预防”的种子,或许以“身边开发早知道”的身份出现,或许是监督企业污染,或许是其它形式。我不知道它究竟哪一天会发芽、生根、开花,但希望这个超前的“赌局”真的能唤醒公众环境意识,让人们向着美好,发自内心地改变。希望有一天,这个项目能让我们更有底气。
3
现在的我,如果有机会再回到过去重做一次当初的项目,能否做得更好?
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摸清“雷区”在哪,软肋在哪。“试错”这类工作并不讨喜,但总要有人去做。
看过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和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曾经发起的项目,即使有名星加持,腾讯乐捐数据也不是百分百理想。
截图来自腾讯乐捐官方网站而成长就是,下一年再做类似的项目,能否选择性绕开雷区?
譬如:在项目前期调研时更全面一些,做到内外兼顾;在和企业对谈时多换位思考一点,做到“站在对方的鞋子里想问题”;在面对捐赠人时多用心倾听他们真实的心声,重点关注满意度、忠诚度和终身价值。
当然,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炼得来的内功。
但我想,通过实践的层层洗礼,完全可以做到。
莫问曾经,只看将来。
简单的八个字人人都懂,但做起来却很难。
无论是对于一个团队,还是个人。
不管怎样,筹款只是让我更进一步理解公益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体会到其中酸甜苦辣更多滋味。
但,并不妨碍我坚信公益会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加油!
——山卉写于2016年10月,改于2017年1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