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亲子交流的画面太美了,记录下来,再次穿越并感受到那种童真!
1互相尊重
昨天早上起来,我们每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我和媳妇交流几句话,儿子也过来说几句。
我:有个微友打听我们辅导班的事情,本周他的孩子去拓展了,等下周再带着孩子过来看看。
媳妇:拓展啊?不上课了?
我:这是学校统一的。
媳妇:孩子什么情况?
我:我只知道男孩,初二,其余不知道了。
这时候儿子也过来插话了。
儿子:拓展什么?
我:就像你夏令营期间的活动一样。
儿子:他怎么认识你?
我:他是我的微友。
儿子:他孩子学习怎么样啊?
我:不知道。
儿子:哦!
儿子又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我和媳妇又交流:
如果这时我们带着情绪说儿子:大人说话小孩儿就不要插话了,孩子听后有什么反应和感受呢?
媳妇默默无语,点着头。
我又说:儿子问那个学生学习怎么样?如果我还是带着情绪大声说:我哪知道他学习怎么样啊?
也许您曾经也这样做过,这是亲子交流吗?这样的交流模式,孩子还愿意和我们再敞开心扉说心理话吗?您感受到孩子感受吗?您知道自己有情绪了吗?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让彼此能感受到爱和关心的地方!
父母的情绪稳定,彼此之间的交流是有呼有应,互相尊重,不带主观评论、指责、贬低、嘲笑,而是要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应或引领。
2.关注当下
下面就是早上我去送儿子上学的交流。
早上小雨淅淅沥沥,我在前面走着,就在一个楼下能遮挡雨、地面是干的地方走着。
父与子对话这时候儿子说:爸爸,这里有很多虫子。
我感受到他有点嫌弃走这个地方。
我说:你关注的往前走路上学还是关注小虫子呢?
继续往前走一会儿,他说:好吧!
不知不觉中来到学校,互相挥手拜拜。
我们再次还原这段交流,当孩子以嫌弃的口吻说:爸爸,这里有很多虫子。
您是怎么回复的呢?也许您可能回复孩子:
这条路不湿是干的,比较好走啊;
或你怎么那么多毛病?
或你赶紧往前走吧,都快晚了……
如果我们只是就事论事了回应孩子了,孩子还能接受。
如果我们带着情绪(不耐烦、嫌弃孩子)回复孩子呢?孩子接收的信息更快更多是感觉,因为感觉比语言快十倍,所以孩子首先感受到的是家长的情感——不耐烦、指责、嫌弃、批评等负向的情绪,这些情绪就会带来负向的能量,那么孩子能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和关心?
此时此刻,还有很多家长会进行一番说教,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这些空道理,心门关闭了。
这时候,我们的“教育”根本不起作用,这不是教育,这是强逼着灌输。
我们给孩子的回应有几个点:
1.给对方肯定、赞美
2.让对方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爱在流动而不是控制。(平和的回复)
3.让对方的心回归到自己的当下(关注上学不是关注虫子)
4.让对方通过自己的思考然后知道怎么做。
哪里有爱,那里就有正能量流动着。生活处处都是爱,处处都是道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