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在阅读风生水起的投资周记,从2005年到2014年一共10年,60万字。我每天在上下班班车上看,看了80%。风神是中国的散户之神,虽然他自己淡泊名利,从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散户。他2004年10万元起步,重仓航天信息,坚持4年收益10倍。2008年重仓大华股份,水晶光电,顺络电子等股票又收获10倍。他用了10年时间从10万元级别的资金规模到千万级别的资金规模,进入了财务自由的大门。他是平凡的从股市崛起的普通散户,他最后获得收益的绝对总数也没有多少,但他励志的故事是非常有分量的。他在周记中记录每周的喜怒哀乐,股票给他的痛苦煎熬,带给他的欢乐,都非常真实的记录在字里行间。一些在股票中发财的人,总喜欢故弄玄虚,隐藏一些接地气的细节,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无父无母,不吃不喝的“神”,让人去崇拜他。比如林园这样的人,他从股市发了大财但却总是在外界面前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轻视学习,从不看书却什么都懂的人。人都有被人敬佩和崇拜的需求和野心,但风神却没有这一点。一段时间里他怕出名反而把自己的博客关闭了。
在人们心里,英雄人物总能力挽狂澜,逆势而为。但现实往往相反,英雄之所成为英雄是因为他们能顺势而为,靠着时代的波澜将他们的财富和影响力无限的放大。风神也不例外,他的财富积累主要靠2005~2007,2009~2010,2013~2015这三次汹涌的时代波涛,完成了百倍的收益,而不是力挽狂澜的在熊市风生水起。
风生水起的厉害不在于他对公司的分析能力,而在于他对企业分析倾注的热情,热爱和最重要的信心。
在我们印象中一个人能从股市赚到大钱,他的企业分析能力一定很强。这里“强”很抽象的词,因此我们容易陷入到不合实际的想象中,比如,认为他们写的财务分析一定像著名的小说一样,有很多奇思妙想,能观察出很多人看不到的材料,也一定是图文并貌,逻辑严谨,分析出普通人分析不到的数据,一定有他们自己的秘密,一定不会跟普通人或者普通的财务书,或者普通的财务分析的帖子一样按部就班的分析营收,营收构成,利润,现金流,ROE,PE等普通的指标。风神水起在他的投资周记中都分析了让他实现财务自由的公司,比如航天信息,大华股份,水晶光电等,分析他们的财报,新闻,公告,战略,但如果你不说这片文章是风生水起的周记,比起雪球或者财经股票公众号上一些专业的财务分析文章,我肯定不会浪费时间在风声水起的普通分析上,而会看那些为了点击率由专业的分析文章制造团队输出的文章。
但为什么风生水起最终获得了财务自由和声誉,而那些财经写手却永远是财经写手,为争夺粉丝,点击率,阅读量,害怕其他财经公众号的威胁,而日复一日的输出“优秀的”,“严谨的”,“图文并茂的”企业分析文章,却从来不见他们实现财务自由?
因为风声水起的文章倾注了情感,精神,实践和自己的生命。虽然简陋不好看,也有各种跟人们想象中完美形象不一样的缺点,但却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而股票论坛财经写手的文章,绝大部分却像塑料盆栽一样,看上去完美无缺,颜色鲜艳,枝繁叶茂,但却没有生命。财经写手的文章就像AV影片,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一篇虚空,看多了会给人造成坏的影响,破坏人们的信心:他们都写出那么漂亮的文章都无法实现财务自由,我们还是算了吧。
能长成参天大树的绝对不是完美无缺的塑料盆栽,而是歪瓜劣枣,但却充满生命的树苗;能让你幸福的不是那些看上去完美无缺的AV女星,而是你身边倾注情感,相濡以沫的“普通”女人;能让你实现财务自由的分析文章也不是财经公众为点击率输出的漂亮文章,而是你自己真正倾注感情,信心和生命的思考。
看上去财务分析能力一般的风生水起为什么能击败看上去财务分析能力强悍的财务分析师,从股市获得惊人的回报呢?如上所述,有很多抽象和虚幻的原因,比如,感情,生命,信心,热爱等。之所以这么抽象和虚幻,是因为股票投资本身就是一个抽象和虚幻的事情。首先股票代表的不是物理存在的实实在在的企业,而是实实在在的企业的幻象。企业看得见也摸得着,但股票看不见也摸不着。股票并不是代表公司的实实在在的存货,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和账款,厂房,设备等。股票代表的是人们对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厂房设备,存货存款组成的公司的看法和观点。也就是说,股票是一种存在于大脑中的人们对于实际存在的公司的虚幻形象。人脑中虚幻的象形容易改变,而且可以瞬间改变,而物理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公司却不容易改变,改变需要时间。这也就是股票可以瞬间跌停(在香港美国这种没有涨跌停限制的市场,可以瞬间跌99%),而物理存在的公司的业绩的改变则需要很长时间,比如几个月,几年。
如上所述,股票是虚幻抽象的存在。股票不需要像农民种地,小摊卖早餐,程序员编代码,需要耗时耗力的物理性的劳作,持续不断的智力投入才能维持事情的进展。如果说股票有什么物理性的“劳作”那么只是打开手机软件,按几下键盘,进行为时几秒钟的买卖操作。因此如果股票投资成功,也一定是虚幻和抽象的原因,而不是写出漂亮严谨,别出心裁的财务分析或者犀利的市场评论。同样的人,写出差不多的财务分析文章,对股市有同样的认知水平,比如雪球或者各大股票论坛上,存在大量的“神棍”,写文章,开博客,开微博,粉丝门庭若市,但能靠股票赚钱的却寥寥无几。如果不看投资成绩,他们和风生水起的外在也差不多,可以说比风生水起更耀眼和优秀。
另外,在证券公司或者投资银行工作的人多如牛毛,还有很多股票分析师本身的工作就是写股票或者公司的研究报告,但这些人有这么好的基础和天天接触股票的机会,怎么还是起早贪黑,不顾刮风下雨的上下班和忍受没完没了的加班?按理说,风生水起这样的人外在条件比他们差多了,都能实现财务自由,他们更能实现财务自由。投资银行或者券商的股票分析师这个职业本身就很奇怪。跟哈巴狗讨饭一样替客户分析股票,哄客户开心,自己却不能从股票中赚钱,还要给人打工,受老板气。这就像街边算命的一样尴尬,能告诉别人怎样辟灾,怎样获得财运,自己却在街边为了几块钱而乞讨别人的好感,一本正经的小心翼翼的看客人脸色,哄别人开心。因为这样的人,只是把股票分析当成机械的物理的拿薪水的工作,而不是像风声水起一样,对股票分析注入情感,热爱,生命和信心。
这也是为什么股票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却不容易的原因。如上所述,简单是因为股票不需要耗时时间,耗体力,耗智力,持续不断的物理性和精神性的投入。而不容易是你需要理解股票的精髓,需要投入抽象的信心,热爱,感情和生命。而一般的人,连抽象感念都不感兴趣,只关注柴米油盐等这些物理存在的肤浅的对象,怎么能理解更高级的股票呢?!如果一个人平时只是做浅显的,物理的,机械的,工程的,平庸的工作;对八卦,吃穿住,虚荣的外在,世俗的人际关系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注意力,这个人一定搞不好股票。深刻的,艺术的,有高层次精神追求的人才能做好股票。股票难还难在,它不像在学校训练大量工程师一样训练出大量股票高手,因为没有公认正确的教科书,它是一种很难讲出来,即便硬讲出来别人也很难领会的体验和精神态度。
体力劳动不需要训练,天生就会;智力和理性逻辑的劳动需要后天训练,上大学学习专业知识就是为此;而精神劳动无法训练。股票盈利最重要的是靠精神劳动。虽然股票也需要阅读财报,理性分析企业和商业,但这些只是智力层次的,并不能保证最终能够在股票赚到钱。司马迁说:无财作力,少有斗智,即饶争时。翻译成白话就是,靠体力赚不到钱,斗智斗勇只能赚小钱,赚大钱需要依靠和把握时代趋势。司马迁作为一个“描述型”的历史学家,他高度概括了社会中的规律。我理解这里的“即饶争时”不是聪明就能做到,不然就不会有“少有斗智”了,它是靠一种精神态度才能做到。
稍微努力一下,看些财务和经典的票投资书,牛股外在的财务和业务特征就能知道,并且能顺利找到牛股。甚至你不需要找,A股的白马就那么几十只,老股民都耳熟能详,就像在江湖混久了知道江湖上的英雄一样。但是对待牛股的精神态度却很难学,也学不到,只能自己去悟。经常有人抱怨:当初买了xxx不动,现在都xxx倍了!投资时间长的有财务基础的人最可能有这样的抱怨了。我们的智力没有问题,但我们的精神态度有问题!有些人读了一些财务股票投资书和股市论坛,没有赚到钱,于是认为自己读书少所以没有赚到钱,接着又继续读更多的股票投资书。这是明显的耳朵有病,给肛门上药。股票投资书和帖子只是智力层次的,他是逻辑的,知识的,理性的;他不是体验的,精神的和态度的。
突然想起来,格雷厄姆也说过类似的话:投资股票,内在的精神态度比外在的投资技巧重要。这跟巴菲特所说,投资很简单,却不容易,最终指的是一件事情。不过,巴菲特说的看似更通俗,实际上却更抽象和笼统。格雷厄姆说的稍微具体一些,但也很抽象。我上面论述的一大堆是我自己的理解,想着想着突然就发现,我的想法跟大师们“同流合污”啦。我所谓的情感,热爱,生命和信心,都是格雷厄姆所说的“精神态度”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我对股票更加深入的思考,我也许会领悟出更多的“精神态度”。
所以风生水起的投资成功不是因为他的“投资技巧”,而在于他的“精神态度”。如上所述,风生水起并没有机构或者投行股票分析师的专业素质,甚至没有财经八卦媒体的分析能力,但不管是股票分析师还是网络财经写手,却远没有风生水起的“精神态度”,他们没有对股票投入情感,热爱,生命和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