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羡慕莫扎特的“完美音高”?是否常常为雷阿伦精准的三分球而惊呼?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书中提出,不必感叹“天才”们的才能,因为每个人通过刻意练习都可以成为领域的专家!
001认识误区
天赋误区:我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所以我成为不了歌唱家。
年龄误区:我已经40多岁了,学什么都晚了!
进步速度误区:21天学会C语言, 3天内学会钢琴,都是在妄想。
002技能练习方法迭代
天真练习法:1万小时理论,倾向于时间的积累会带来技能的提升。
目标练习法:包括四个关键,明确具体的目标(每次进步一点点)、足够专注(心流体验)、及时反馈、走出舒适区。这个方法很科学,但是唯一问题是没有考虑心理因素,当心理遇到瓶颈时,便阻碍了进步。!
刻意练习法:除了包括以上两方面的要点之外,还提出了要去刻意的构建大脑结构,挑战体内的平衡,不断去突破舒适区,形成新的舒适区!
003刻意练习的本质
任务练习要适中,能得到反馈,有足够的重复次数,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最终形成长时记忆。
004刻意练习的意义
通过刻意练习的方法,构筑大脑结构,让学习不再只是执行某些遗传命运的方式,它变成了一种控制自己命运的方式。
005大脑特点
大脑可以跟肌肉一样,通过训练变得强大。不仅是功能上,包括形体上也都会发生变化。但是一旦过长时间逼迫自己,也会造成倦怠和学习低效。另外,提升大脑功能时也有几个细节要了解,一是年龄越小,大脑的适应性越强。二是当某个区域功能变得强大时,其他领域会出现退化。三是如果停止训练,功能便开始丧失。
女排精神一直在,但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而关键就是“平时的训练”! ——郎平
《刻意练习》引言、第1、2章学习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