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赖声川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父亲赖家球就读赣县中学时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决定辍学。新学期开学后,校长发现赖家球没来上学,又不得而知任何音信,于是校长溯贡江而上,从赣州走路到会昌,三百多里路程,山高林密路崎岖,跋山涉水走了七天,终于到达会昌,打听找到赖家,问为什么不上学,回答说因为家里负担不起上学的费用。校长说还有别的原因吗?回答说没有。于是校长拉着赖家球说:走,跟我回学校。就这样,校长带着这个学生又走路走了七天,回到赣县中学,赖家球得以复学。赖声川说:“这是怎样的一个校长啊,这个校长是怎样的一个人啊!父亲跟我讲这个人,我心中十分感动。没有这个校长,就没有父亲的后来,也没有我的今天。”
2赖声川和夫人丁乃竺那次回赣州,专程去寻访了父亲的母校赣县中学(现为赣州一中)。在校史馆,赖声川看到了当年《江西国立赣县中学毕业生名单(初中)》记载的父亲名字:赖家球,会昌,16岁,1937年7月毕业。经校史资料确认,那位徒步七天找回学生的校长叫周蔚生,是赣南的教育泰斗,1897年中举,1904年至1909年念京师大学堂即后来的北京大学,在赣州于1914-1943年间做了近30年的校长,功勋彪炳史册,高风照耀山水。站在校史馆的周蔚生校长照片面前,赖声川终于看到了这位校长,实现了长久以来积压在心底的愿望。《赣南日报》发了一个报道,题目就叫做“赖声川心心念念的这个人找到了”。
3赖声川的讲述,让我突然感觉到另一种普遍的“乡愁”。我说,我们大家都希望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能遇上这样的校长,期待这样的教育精神能够在今天重现。但这种校长已经远去,他所代表的那种教育精神和师者道德,像是我们远去的“故乡”。我们曾经在那个“故乡”里生活和滋养,而今,那个故乡迷失了,找不见了。抒发开来说,真、善、美,是所有人的“故乡”,世风吹荡,我们远走他乡已久,流浪和迷失已久,但我们的灵魂深处,深情地渴望回到那个“故乡”,重回我们的赤子之心和淳朴天良。这种“故乡”情絮,又何尝不是萦绕在我们心中的一种别样乡愁呢?
要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
4 写作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质量,思考质量决定行为质量,写作会让自己去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公开自己的写作,能够链接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能收获到有价值的反馈,有利于自己修正自己。
5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化中。
6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7自我是世界上最强的编剧,从未有人能超越它。就算最荒唐的事,自我也能编得合情合理。
8爱,很神奇。
记得《圣经》里有一句话,“神就是爱”。也就是当你充满爱,神就在你身体里。如果再深入一点,当你成为爱,你就是神。这不神奇吗?
所以,当你真正爱一个人时,那种感觉很美妙。很多人都体验过。
那当你爱这个世界所有众生时,会是什么样子?那种美妙,一定是超越想象的。当你爱众生,不就是菩萨吗?那真的是神了!
9上次有人问我:“我在必经之路做志愿者,没有任何报酬,为新同学服务,每天都很忙,但我不觉得累,还会觉得开心;当我在公司上班,就很难这么投入,不加班都觉得累。这是什么原因?”
我说:“答案很简单。当你爱必经之路,爱那些新同学,你的付出就不累。当你是为了报酬而上班,而不爱那份工作,自然就会觉得累。就好像,你为你爱的人付出再多,你也不觉得辛苦,但让你为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做一点点事,你都会觉得难受。”
累和不累的区别,或许区别就在于有没有爱。爱而不累。
10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11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
12盒马在上周举行的新零供大会上宣布,要减少64%的成品SKU数。什么意思?假设我原来卖100种的牙膏在货架上,现在只卖36种。大约只剩1/3。假设购买总数不变,那这36个牙膏的平均销量就会上升,甚至会上升3倍。那请问,你原来给我15元一支的进货价,可不可以便宜到12元?甚至10元?远低于市场零售价。想想,销量上升了3倍。
会有人愿意的。但是,这样的话,那其他零售商会答应吗?其他零售商不会造反吗?
不会。为什么?因为别人的牙膏是120g一支,盒马的牙膏是137g一支,或120g+80g+30g的组合,市场上找不到一样的商品可以比价。这就叫:定制包装。
那盒马要减少经营单品的原因,就是要用量来换低价。
13做事情全力以赴,能帮你节省大量的精力和能量。
如果你做事总是浅尝辄止、永远不做到闭环,那么之前付出的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成了无用功,连试错都无效。
14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想要写好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只有3点: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但是能做到这3点的人多吗?非常少,应该不到10%。
或者可以这样理解,这3点都是最基础的要求,只有满足了这些之后,你才有可能向上升级,去考虑思想、价值观层级的东西。
15《世界哲学史》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本书并不是为那些职业哲学家写的。这本书是为这样一些人写的:不管他们是否接受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当面对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以及我们时代的巨大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灾难时,他们从不气馁,总是试图通过独立思考来揭示世界之谜,并努力去寻找永恒的人生问题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