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女儿采购了点蔬菜,以备接下来的过年。母亲置办的风吹肉、腊猪脚和香肠,妹妹赠送的土鸭子……把冰箱塞得满满的了,吃个十天半月没问题。买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廉价时鲜。只是见嫩南瓜实在可爱,圆赳赳的,可入画,便以五元一斤买了,算是最贵。
另外,买了两只红灯笼,一张福字贴纸,一阵摆弄,就装饰着自己的窗口、别人的眼帘了。过去还写写春联,现在没了兴趣。仅在室内张点灯结点彩,安安心心过年。 弄弄伙食,与女儿聊聊天,逗逗花生米,上上网,翻翻书,这一天就等着看湖南台的“歌手”节目了。
读到《牛史》里“曾国藩的书单”一章,有趣。近代人物中,曾国藩是回避不了的人物之一,甚至有人把他与前朝大儒王阳明相提并论。但我觉得他与王还是相差甚远,别的不说,单看两人所处之时代,高下立判:王只要认可皇权即可,一人之奴才,而曾乃奴才之奴才,供他纵横的空间——夹缝而已,为了保命,活得苦逼谨慎,哪有阳明先生那样的大造化啊!
老实说,看过他的家书以及他的识人术著作《冰鉴》,真的是觉得读得沉重,把聪明和才智全都放在斤斤计较地做人上面,不看也可。唯一令人感动的是他劝勉后代子孙的向学,不过也只是为了家业传承不败,放大了就是后来的“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已。
他的子孙们进入民国,确实出了一大批学术人才闪耀神州星空,可是啊,这一批人进入四九后,大多选择留守或归国,基本上都成了华美的祭品。国运横逆,家族累卵。如果苦心经营的曾国藩当初穿越到未来,预知了结果,回头他会怎样选择呢?
好玩的是,曾国藩“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刚日:单日;柔日:双日——无一日不读。在他那个年代,所谓正儿八经的读书,无非经史。所以,他也不可能穿越到未来,家族的兴衰不得不搭乘王朝的过山车。真佩服鲁迅先生最好不读中国书的愤激之言。
想我自己大半生阅读,真正意义的读书,也许是不惑之后才开始的,尤其是上了互联网之后,才一点一点慢慢地把前半生所读的读物(毒物)呕吐出来。
“歌手”开始了,拜拜!
(后记:为了把这么一点文字发到简书里,我竟然弄了一个小时,天朝这是撒子破网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