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
也谈《大家》上一篇中国人死亡恐惧的文章

也谈《大家》上一篇中国人死亡恐惧的文章

作者: 已阅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22:05 被阅读0次

今天偶然看到《大家》公众号上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人的死亡恐惧,在《金瓶梅》里说得最透彻。

中国人的死亡恐惧,在《金瓶梅》里说得最透彻

作者由李瓶儿与西门庆的幼子官哥之死说起,又谈到李瓶儿之死,西门庆之死,洋洋洒洒,把几个人物剖析得细致入微,着实为他们掬了一把同情泪。可是读完之后,我却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这标题很有哗众取宠、夺人眼球之嫌。

其一,官哥之死。

官哥年幼,孩童尚无任何人生意识。为其夭折哀痛,无非是父母对子女天然而生的那份骨肉亲情,古今中外,举世皆然,无关乎中国人独有的死亡恐惧。

其二,李瓶儿之死。

李瓶儿久病在床,心知时日无多,早已有了心理准备,请王姑子念经,替她忏罪业,给各丫鬟、婆子、奶妈、干女儿留下礼物和衣服首饰,又跟吴月娘诸人一一话别,方安安静静离去。李瓶儿温柔敦厚,妥妥帖帖安排好了一切,实不惧死。

西门庆之死只是寥寥数笔,其本人在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时何曾料到会突遭变故。

所以,作者非要说金瓶梅里表现了中国人深切的死亡恐惧,却令人疑惑地处处引用西方人士和外国文艺作品的话语,给人的感觉就是为写文章而写文章,挖掘过于艰深,对文章创新性的追求过于明显,意淫的成分更多一些。讨论文学作品,把个人情感化的理解进一步上纲上线到中国人整体,强加意识形态于金瓶梅的作者和人物,恐怕他们都始料未及、惊惧不已吧。

关于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以及普通百姓对死亡的观感,也有很多偏颇之处,以后有空专门写篇文章谈谈。

相关文章

  • 也谈《大家》上一篇中国人死亡恐惧的文章

    今天偶然看到《大家》公众号上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人的死亡恐惧,在《金瓶梅》里说得最透彻。 中国人的死亡恐惧,在《...

  • 你想过死吗?

    你想过死吗? 中国人是很少谈“死亡”的,认为说死不吉利,面对死亡确实让我们感到恐惧和不安,所以我们忌讳谈死亡。 孔...

  •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长生不死——读波伏娃《人都是要死的》

    一直以来,中国人很忌讳谈死,孔子也说,未知生焉知死。死亡,是个禁忌字眼。 因为未知,所以恐惧。 有亲人朋友死亡,我...

  • 28岁漂亮女孩患癌,男友悔婚,癌症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要是以前谈“癌”,我肯定避之不及。 中国人都有种习惯:恐惧死亡,忌讳与死相关的一切话题。 我也怕死,有无数次失望痛...

  • 2018-02-08

    昨天偶尔读到辜鸿呜先生的一篇文章谈的中国人的精神,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叫《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生在他的文章中...

  • 苏格拉底为什么不怕死

    最近在听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有一篇谈的主题是该如何正视死亡带来的恐惧,苏格拉底对死亡的观点,也许能说明他面对死亡时...

  • 我75岁了,很惧怕死亡,怎么办?

    我们对于死亡会经历恐惧、迷茫、痛苦、接受这四个阶段,但是很多人有可能只经历前几个阶段,便遗憾离世。中国人非常忌讳谈...

  • 感想

    读了一篇关于死亡的文章,深受启发。 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对之深感恐惧与绝望,是因为死亡令自己曾经拥有的一切灰飞烟灭...

  • 活在当下,向死而生—遗愿清单观影感

    中国传统文化往往忽略对于死亡的思考,中国人也忌讳谈及死亡。 小时候,家人一提到死亡,就面露恐惧。他们告诉我,人死以...

  • 向死而生

    近期读了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缺少死亡教育的问题。死亡是个让人避讳的话题,我们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死亡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也谈《大家》上一篇中国人死亡恐惧的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xv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