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吹干的泪痕

2022年因为疫情很多人失业,不仅疫情环境下大量的人失业,而且很多人挤破脑袋想考一份体制内的工作。
体制内意味着安稳,从此以后不用风餐露宿,疫情环境下的工作稳定,不用担心失业是很多人考编制内工作的原因之一。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编制内的人想逃出去,编制外的人想挤进去。
早上拼车去离老家很远的后乡上班,在跟车主的交谈中得知,这位28岁的小伙来自酉阳,参加了十多次公务员考试,终于在300:3的一次偏远乡政府招聘考试中上岸。
他考上岸的那个乡,离他的老家酉阳约200多公里,自己开车需要3个多小时。
疫情下对体制内工作的热情度让我瞠目结舌。不仅离家远,而且几乎100多人竞争一个岗位,亚历山大。
体制内意味着稳定,而工资待遇差强人意。
28岁的小伙子从老家酉阳考到忠县金鸡乡政府,考了十几次才从300:3比例中成功上岸,而其实他到手的工资只有5000-6000元,这个工资水平在大城市可以说是拖后腿,连平均工资水平都达不到,在当地乡也还马马虎虎,不算最低的。
小伙从酉阳千里迢迢跨县到乡政府上班,一个月5000-6000元的工资值得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反思。这突如其来的编制热,反射出疫情环境下大多数年轻人的现状,生存已经很不容易,哪还有心情追求诗和远方?
我们追求的诗和远方已经离我们太远,因为现实不允许,能够活着已经不容易,每个月能够固定发工资已经不容易,我们哪还能追求更多?
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年轻人想要干事业的决心正在现实打击中一点点地被磨得支离破碎。
我在离家老远的乡镇上班了8年多时间,这8年多差不多耗费了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每个月不少的车费开支,专技9级的我拿着月薪4000多的工资,我比任何人都想逃离这样的“体制内”,然而年纪大了,疫情环境下工作难找,年轻人生存压力大,中年人的日子更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年轻人在最好的年纪千万别选择安逸,否则将会跟我一样,没有事业,工作的目的也只是为了温饱,甚至连温饱问题(上有老下有小)赡养家里老人和抚养小孩的生活都没法解决。
如今的时代,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大,对于80后的中年人更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