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谈《地久天长》的创作:
《地久》不一样,我想稍微地把个人的视角抽离一些,去关照整个在近代社会变化里面,个体和家庭的命运,是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我觉得视角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对这个题材的一个审视的变化,因为前面三个关于三线的视角是我的个人经验,所以有更多的个人视角。
他们主要投射的人物背景都是工人,而工人在中国的社会变迁中是非常重要的。最早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以工人为主人公的社会,后来随着整个社会的变迁,市场化的进入,国营企业的工人慢慢失去了它原有的位置和地位,在市场化的竞争中慢慢失落,所以这三对夫妇是这些工人的一种代表,在整个社会的变化中他们的变化。
像另外一对到南方去再回来的夫妇也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当时一部分国企工人下岗或者丢了铁饭碗后,或早早下海,主动投身到社会的变迁和浪潮里面,去离开这个体制。而像英明和海燕,他们就是纯体制里的人,是在体制里随着这个体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三对夫妇代表的是不一样的人群。
特别是像沈英明,他从工厂转到了机关企业,随着后来的市场化而变化,工厂的没落相反没有影响到他,他在机关企业里面随着机关企业的变化,走上了做生意的一条路,也具有很大的普遍性。
我认为计生的政策对社会有影响,因为他首先改变了中国最传统的家庭结构。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一般一个家庭生两到三个孩子是非常非常自然的一个结构形式,甚至更多,特别是在农村。那么政策就使得一个家庭里面,夫妻俩只有一个孩子,对于社会结构产生的变化,一代一代人下来,过去的家庭里面兄弟姐妹的关系都在慢慢消失,所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政策之后的人群。
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变,他们离开了他们的家乡,但是因为中国传统的思想和观念,他们非常希望家庭的完整性,所以很自然的希望去收养一个孩子,虽然不是血亲的关系,但是希望组成一个他们认为的完整的家庭,努力跟命运抗争,希望完整地生活下去。
他们原本生活的内蒙古,是中国当时在工业开发时期,向西部输出工业的这么一个地方,因为有煤炭等等,所以他们是被放到那里去生存的。但是发生了这个事情以后,他们没有办法在原来的地方呆着,于是就随着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南部的开发,而到了南方。像海南、广州这些地方,很多人西北人为了挣钱,为了生存,涌向那里,而他们也因为自己家庭的变化,被迫到了那个地方去流浪,远离自己的故土。
福建那个地方,因为整个风土语言都跟北方完全不一样,对他们来说,已经到了海边,似乎就是走到了天边,也不想再走,停下来安一个家,希望在那里收养一个孩子,重新组成一个新的家庭,跟过去毫无关系。这也意味着他们想忘掉过去的一切带来的伤害,重新剥离出来,开创一个新的生活,这都是一种善良的努力和愿景。
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与这个国家的治国政策和社会制度密切相关,而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民的命运自然也与之戚戚相关。《地久》正是对这一现实的思考,我们将重温中国上世纪80年代至今这一跨越数十年的社会和生活景象,来展示普通中国人在经历社会、家庭和个人身份变化时的感受。通过再现中国开放到现在的变化,重新审视个人在这场大型社会变革浪潮中的命运变迁。希望本片故事中的家庭将成为中国社会在过去30年中的一个缩影。
我常常想,面对湍急的社会变革大潮,当悲剧降临到像本片主人公丽云和耀军这样善良的普通人身上时,他们该如何应对自己的生活呢?人只有一生,你只能活一次,而一次伤痛可能就会影响你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