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坡道:
今天注定又是一个特别的跨年夜!说特别是因为能和各位大咖以及所有爱学习的小伙伴一起用这样一个小众的方式跨年,说“又”是因为我的读书故事也是从一段特别的跨年时光开始的。
Part 1:
2016 年这个时候,我正陪着儿子在医院跨年。一天他丢给我一本书,《小狗钱钱》,好吧,童话故事我还是能看进去的。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不仅仅是书中的理财思维,还让我和孩子有了很多的交流,而这也直接导致我爱上阅读。
这让我发现了读书对我的有用之处——阅读是亲子之间交流的桥梁。从这段跨年时光开始,我下决心开始改变,开始重新拿起书。
Part 2:
不学不要紧,越学越发现自己不知道的太多,我开始接触得到、喜马拉雅、樊登读书等各种知识付费 APP,而且全是会员,几乎到了每天2本以上的频次在输入,还不包括各种课程,每天都被安排的满满的,但越学越看不到希望,陷入了新的焦虑——时间严重不够用啊,需要学的太多;关键是看了很多书、懂得了很多道理,为什么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呢?等等这些问题让我陷入焦虑之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焦虑?
12月,我们全国共拆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其中提出了“内向成长”和“外向成长”两个概念。
内向成长,就是围绕自身开展的成长活动,比如早起、跑步、阅读等等,可以理解为培养习惯。
外向成长,就是围绕外界展开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演讲、编程等等,可以理解为打造技能。
原来我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内向成长而忽视了外向成长,也就是重习惯轻技能,重输入轻输出。
Part 3:
2017年学习了拆书法,也叫RIA便签读书法——R就是阅读原文,在读到精彩内容的时候,我不再抄笔记或者划线,而是用这三张便签——I就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A1写上自己的相关经验,A2写上自己下一步计划怎么用,这套方法让我真正把书中的知识和自己的工作生活进行了有效链接。
这个方法不仅适合自己读书,更适合带着他人读书学习——R就是给到现场学习者书中的片段,拆书家在现场做讲解引导——这就是I;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引导回顾过往类似的案例——这就是A1:激活经验经验;再引导大家聊聊学到的方法在工作生活中计划怎么用——这就是A2:催化应用。还会带着大家现场演练——就是A3促动参与;甚至还有陪伴学习者落地应用的A4,以及实践之后的A5复盘巩固。
Part4:
可是,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学拆书法能做什么?我还是没太想明白!
《认知驱动》中用到了这个NLP逻辑层次模型,我们读书是为了摆脱周围环境的束缚?还是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或者是为了寻找成功的方法?还是要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东西?或者是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还是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我之前一直在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没有想过读书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这样一想,我读书的目的就是想要成为一个能对他人有用的人。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分享给他人,以此提升他人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种种问题的能力。
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扑下身子苦练拆书技能,逐渐有了拿着一本书,就能拆成一堂课,并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数小时的能力。在每次拆书课后,我们都要一个大声墙的环节,就是要听大家今天的学习收获,每次听到大家的收获,我都会感觉自己成就感十足,让我明白拆书技能是能给他人带来价值的。
自己技能提升的同时,也希望更多人可以具备这样的技能,所以就筹备成立拆书帮长治上党分舵。这个过程一搞就是 5 年,直到2021 年 7 月才达到转正标准。从20年5月,我几乎每周末都要开车1个多小时从襄垣去长治组织活动,然后在回去。包括爱人在内,很多人都不理解,花这么多是时间和精力,不仅一分钱不挣,还要贴上车贴上油,甚至贴上钱。分舵转正成立那一刻,让我有了一种做出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情的成就感。
从个人而言,自身的领导力也不断提升,影响力也逐渐走出襄垣,走出长治——让我有幸结识了赵哥,并通过赵哥今天这个平台,在省城认识各位!甚至已经逐渐走出山西,目前拆书帮试行小区制,而我也被推选为晋鲁豫小区首届议事会主席,18日受青岛分舵邀请,在他们的年会上做了主题分享。
讲这些,想说明什么呢?只要你坚持做对他人有用的事情,你做的事情越有用,就越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我也相信,随着个人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也一定会有人愿意为你创造出的价值买单。
尾声:
接到赵哥邀请后,一直没想明白,我的这个故事能带给大家什么样的启发,就仅仅是让大家看到我的坚韧和努力吗?周岭老师的《认知驱动》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
“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无论多晚都可以!”
为此,我们需要先打造一项对他人有用的技能。你现在所具备的技能,对他人有什么用呢?如果还不清楚,那不妨从先给人分享你读过的书中的一个知识点开始。你可以把它写成文章、也可以拍成视频,还可以利用类似这样的机会来分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