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个喜剧电影《驴得水》,电影讲述的是孙校长带着他的女儿孙佳,和裴魁山、张一曼、周铁男一起来到偏远的乡村,从事教育实验,他们心怀一个伟大的理想,要改变中国农民的“贪、愚、弱、私”。
为了改善艰苦的生活环境,他们将一头驴起名驴得水当作教师报了上去。每月就可以吃空饷,可自从教育部的专员来乡下检查,一切都开始发生了变化。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污点”,孙校长的大儿子投奔延安,也就导致他家庭成分有问题,裴魁山帮原来的学校采购教具时吃回扣,周铁男打过系主任,张一曼生活放荡,有生活作风问题。就这样同是知识分子的他们在偏远的乡村做起了支教。
起初他们会为了孩子积极上学,设置奖学金鼓励孩子上学,奖学金的钱老师会拿出自己的工资,可是这部影片看完我发现原来高喊的口号是一场知识分子的自我拯救。
孙校长有抱负,一心为了学校,可是他性格软弱,容易妥协,面对事情他委曲求全,只要是能保住学校的事情,他一直秉持着办大事者不拘小节。
我觉得孙校长身为学校的负责人,身为领导者要有担当,为了学校编造谎言,当特派员第一次来的时候,应该主动坦白学校真实情况,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让事态发展越来越严重。孙校长是愚昧的,这就是为什么驴棚着火,校长的到来,拿的是棉被,直接导致驴棚着起大火。
裴魁山喜欢村里的女老师,想要和张一曼结婚,可是后来因为驴得水的事情,因为需要铜匠配合演戏照相,张一曼在“睡服”铜匠后,他便性格大变,展现了他贪婪的一面。和校长要驴得水事件获利的分成,他与他人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别人都是朴素的衣服,而他却是穿着夸张貂皮大衣。裴魁山是贪婪的。
周铁男脾气火爆,是个外强中干的人,嘴上厉害,敢于顶撞权贵,可是一声枪响就判若两人,扑通扑通的跪地求饶,实际上就是个懦弱的人,除此之外还有在张一曼要被人欺负的时候,也只是蜷缩在角落里,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对待感情也是一样,内心喜欢校长的女儿却不敢和心爱的人告白。外表很强势,实则却是一个懦弱的人。
张一曼是一个身材姣好的女人,喜欢采花,给孩子和老师做校服,会外语,可是她却是放浪的人。她和裴魁山也好,她和铜匠也好,只要是个男的能够满足她的生理需要就行。只顾自己寻欢作乐,却不顾他人对自己的真心,伤害了别人,破环他人家庭,才会导致后来铜匠的报复。张一曼是自私的,虽然她可能从未想要伤害别人,只是想要自我的自由。
所以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身为老师,身为领导者想要育人首先要育己。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想要改变中国农民“贪、愚、弱、私”的教育者,首先他们要能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可是现实却是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下,他们自己却展示“贪、愚、弱、私”的一面。
孙佳的一句话““过去的如果就这么过去了,以后只会越来越糟。”每一次她的出现都是事情的承认错误的机会,可是她虽是正义的,但是他们都选择一错再错。
所以对老师来说,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看到乡村中的四位不靠谱的老师,就注定他们的乡村教育注定会是一个失败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