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就是下面这一段(给自己清晰地强化一下):
在和孩子(任何别人)沟通过程中,要戒除我过去的习惯性的“自我中心”。要看到“我”(即有觉知,知道此刻自己的需要感受情绪恐惧等等,能觉知到、能面对、能不被自己情绪困住并让它走),同时更要看到她(即有能量,知道此刻她的需要感受情绪恐惧等等,能看见她、肯定她、接住她、给她肯定+相信+尊重+接纳+包容)。
看见自己,是能不被情绪带走,;看见对方,是能“正确”“沟通”。
不仅要看见她的“好”(看见、相信,及时表达你的看见和肯定),
也要看见她的“不好”(她的担心、恐惧、需要、试探、考验,及时给与回应、确定和帮助)。
音频中的例子:绘本《大熊有个小麻烦》(有效倾听)
下面几个实例让我感悟到这一点。
1、昨天的例子(我下意识的背后是只有自己。看不见她的好。后面三栏是后来意识到,晚上以及第二天补聊的):
2、前几天的例子(全程都没有看到孩子的“好”,等失去时再来回想原来我曾经什么都拥有)
3、期中考试后的例子(我下意识总是要解决自己的恐惧,预设导致误解和防备。而看不见她的好)
4、期末考试告知分数后二三天的例子(有意识地从“我”跳出来,但没完全看见她的“不好”/她的需要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