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说几首关于鸡的诗吧。
最早出现的鸡的诗句,出自《诗经》,而且还不止一首。《王风·君子于役》里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郑风·风雨》则有:“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潇潇,鸡鸣胶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都是用鸡或鸡鸣来烘托气氛。
随后,屈原在《卜居》里也说:“宁与黄鹄比翼乎?将兴鸡鹜争食乎?”,是鸡鸭焉知鸿鹄之志的意味。还好,之后的关于鸡的诗,大多不是这个思路。
两汉魏晋南北朝,有继续用鸡来烘托环境的诗歌,有斗鸡诗,有关于鸡的田园诗,还有南朝民歌《华山畿》(二十四)里的:“长鸣鸡,谁知侬念汝,独向空中啼”,单独而完整的描写了鸡。
唐宋,关于鸡的诗歌和种类更加丰富,单纯的咏鸡诗,借鸡言志诗,借鸡讽喻诗,层出不穷,颇多佳作。而元明清之时,在咏鸡之外,还有很多关于鸡的题画诗,诗画相结合,自有许多优秀作品流传。
中国古代,关于鸡的诗歌之丰富,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有人还为此做过统计,古人最爱的动物里,入诗的,马排第一,随后,龙、鹤、鱼、燕、雁、凤、虎,之后就是鸡了,排名第九,也算是深得诗人厚爱了。
不多说,鸡年之初,来读一下各种各样关于鸡的诗歌吧。
田园之鸡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照理说,以鸡来表现田园的,该首提陶渊明老人家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奈何整首诗太长,所以先读这首顾况的短诗吧。板桥,茅檐,泉声,鸡鸣,果然是山里人家,焙茶,晒谷,也尽是农家生活,一切都写的舒舒服服。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里的鸡已是盘中鸡,不像据说是李白所写的“亭上十分绿醑酒 ,盘中一味黄金鸡”那么色彩华丽,这么简单的一句“鸡黍”,同样很诱人,主要是农家的情深意长啦。
景外之鸡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特别能点明“早行”一题,越想越觉形象,如在耳边,如在目前。这首诗,和下面一首诗一样,鸡声只是背景,只是衬托,却让整首诗都生动了许多。
鲁山山行
(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诗人山中所行,见极美风景。“熊”、“鹿”一联极有意趣,而末句的“云外一声鸡”,恰如陆庠斋所评:“落句妙,觉全首便不寂寞。”
善斗之鸡
古风(二十四)
(唐)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斗鸡者,徒有煊赫冠盖,却无好的德行。借斗鸡来讽喻时政,似是写斗鸡一类诗歌的一贯风格。
斗鸡
(唐)杜甫
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
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曲长。
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
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
前面的繁华对比后面的萧条,杜甫的斗鸡诗都写的格外有格局。
被咏之鸡
鸡
(唐)崔道融
买得晨鸡共鸡语,常时不用等闲鸣。
深山月黑风高夜,欲近晓天啼一声。
这首诗写的很有意思,买来鸡后和鸡说:“平时不用鸣哈,等关键的时候再叫。”什么是关键的时候呢?深山,月黑、风高之夜,临近天亮的时候,大声的叫一声,告诉我们。这里藏了诗人的很多期许,期待一个清明的朗朗白日。
鸡
(明)袁枚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咏鸡诗里,别具一格。明为写鸡,实则写鸡之主人,那种小恩小惠以求大利的嘴脸神情,跃然纸上。
画中之鸡
画鸡
(明)唐伯虎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唐伯虎的题鸡画的诗,有三首,选其中之一,因为这首太形象直白,通俗易懂了。虽然也有一点隐喻,但都是一看就能明白的。
还有很多很好的有关鸡的诗句,什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更有最广为流传的一句“雄鸡一唱天下白”,只是有的诗句长,有的诗意深,所以只简单的选了这样几首。
在这个鸡年之初,选两首自己喜欢的,一起读一读吧。
备注:图片都来自网络。有关咏鸡诗的研究,有一篇《漫话古代咏鸡诗》说的通俗易懂,有兴趣的可以点开看看。还有网络上有一本《动物情结排行榜》,讲古人最喜欢吟咏的十二种动物,有兴趣的也可以找来翻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