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能能读书《七十二堂写作课》第7天

能能读书《七十二堂写作课》第7天

作者: 陪你更好的能能 | 来源:发表于2023-04-16 21:42 被阅读0次

能能读书《七十二堂写作课》第7天

24.第一人称的立脚点

25.第二人称的立脚点

26.第三人称的立脚点

第一人称

任何文章作者都能有三种立脚点,或者说就是三种叙述的视角,第一人称从“我”出发,把自己展露在文章中日记,自传,等写自己情况的文章,都是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写。别人的情况,只要是那个情景自己经历过,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可以从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

对于别人的情况很多方面,比如说心里的感受用第一,人称是很难表达的,比如要写一个朋友生病了,说朋友生病了,我今天去看他那这个朋友得的什么病,病情如何当然写得出来,至于这个朋友所受到的痛苦,只能从他的呻吟、谈话、神情等能够看得出来的方面作想象猜测。

小说中也经常会用第一人称来写,这个时候小说的主人公“我”,并非是作者自己。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

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写文章,通篇都要视角统一,不能随便更改。如果更改的视角,可能就会让读者看不懂了。

总的来说,第一人称就是一个人用独白的态度讲话,所以这类文章也是可长可短。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视角写的文章就好比对话。这里所谓的你就是读者,最常用的文体是书信。

第二人称视角的文章,虽然是对话形式的,但也不是只对对方说话,有时也需要更换人称。所以第二人称视角的文章,基本上不是整篇文章都用第二人称。它的一个特点也是对于对方内心的描述,没有办法彻底的表达。

当然有一些小说为了独特的表达形式,也有用第二人称来写的。

还有一种常见的形式就是在写叙述性的文章里也会用到第2人称,比如,快乐可以使你健康。即使在夏天,山上也有积雪,你要到最高峰去,6月也要带着棉衣。诗歌里也经常有这样的表达,比如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或者是劝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的“君”往往也泛指一般人。第2人称在劝导文、说明文中很适当。

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的写作视角写作比较自由,可以从他或者是那个人的真实姓名出发。用第三人称视角写文章,有两种态度,一是客观的态度,二是全知的态度,客观的态度就是知道什么写什么,看到什么写什么。不说任何想象揣测的话,适合于事实的叙述,也就是我们所写的叙述文,一切都以作者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如果有非直接经验就要说明来历,否则就不相应了。

全知的态度是,通常用于写小说,历史或者传记,可以凭着想象而揣测,表示他无所不知,作者就好比全知全能的神从天上注视着人物一切人物的内心秘密他都知道。用第三人称来写文章,因为有全知的态度,所以会非常的便利。不过如果写一件眼前的事情或眼前的人物,用全知视角来写,可能会发生不合理的地方。

🤔抓抓落实

这三个视角的特点总结完了,更重要的是多从不同的文章里去观察作者是怎么写的,特别是小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能能读书《七十二堂写作课》第7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njq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