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很喜欢这段话。他有一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居高临下的善良。
这句话就出自《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以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市及长岛为背景的中篇小说,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特殊的时期,史称“喧嚣年代”,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9年到美国经济大溃败之前的1929年这10年。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也看到很多人在读它。但是,常常心怀疑问:究竟它有什么吸引人之处呢?《了不起的盖茨比》究竟了不起在哪里呢?
村上春树把阅读《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过程,看成人生最重要的相遇。
村上春树是我喜欢的作家,他极力推荐的书一定不会错。他把阅读过程称为人生最重要的相遇?!
是怎样重要的一场相遇呢?
静静的打开书,慢慢的阅读…
一个忠贞爱情,为了得到自己心爱的姑娘,不惜一切代价的痴情男子盖茨比出现在眼前。
英俊潇洒地道的绅士!这是盖茨比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盖茨比的白雪公主黛西娇憨可爱,善于做作,卖弄风情。
我不喜欢黛西这个人物。也觉得盖茨比为她一腔真情的付出是一种脑残行为,是完全不值得的。
不过,值不值得是外人的判断,只要自己甘之若饴就好。轰轰烈烈的爱过也不枉此生。
不仅黛西的外表我不喜欢,她的虚伪自私,薄情寡义,更是让人深恶痛绝。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詹姆斯·卡兹本是北达科他州的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自幼梦想做个出人头地的大人物。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并更名为杰伊·盖茨比。
他在一个军训营里任中尉时,爱上了南方的大家闺秀黛茜·费。
可是当他戴着军功勋章在战争结束后从海外归来时,黛茜已嫁给了一位来自芝加哥的、体格健壮、极为富有但举止粗鲁的纨绔子弟汤姆·布坎农。
虽然黛西以嫁为人妇,但是盖茨比并不死心。深深沉醉于爱情梦幻中的盖茨比艰苦创业,由一个贫穷的军官奋斗成为百万富翁,希望能与心爱的姑娘缩短差距。
他在长岛西端买下了一幢豪华别墅,与住在东端的布坎农夫妇隔海湾相望。
他的府第每晚灯火通明,成群的宾客饮酒纵乐。
他唯一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分别了五年的情人黛茜,期待重逢,期待时光可以倒流,期待能够重温旧梦~
可是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而且是很大的差距。通过接触当盖茨比发现黛茜远不是他想象的那般美好。
当看清了初恋情人的真面目,刚刚醒悟之时,黛茜开车碾死了丈夫的情妇,汤姆嫁祸于盖茨比,盖茨比终于被害。
在盖茨比的葬礼上,只有尼克和他年老的父亲。
黛西居然没来送葬,因为她和她的丈夫去欧洲旅行了。
一直叙述者身份出现的尼克,由此看透了上层社会有钱人的冷酷残忍和居心险恶,离开纽约,回到了中西部的故乡。
掩卷长叹:痴心女子负心汉,终于有了新的版本。当痴情之人变成男子时,女人更加让人厌恶至极。
很佩服盖茨比的勇气,和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追求的执着。
小时候的盖茨比,有着严谨的生活态度。他的时间表甚至可以精确到分钟——每15分钟做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
成年后,他爱上了一个姑娘,为了名利地位变得不择手段。即便这样对他也恨不起来。
当盖茨比终于成为百万富翁,财富可以和贵族相媲美时,他才发现,自己并没有资格和他们平起平坐。
贵族阶层的傲慢,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他们眼中,盖茨比不过是一个暴发户而已。
盖茨比天天宴请宾客,想要吸引心上人的注意,却反而引起了众人的猜忌。
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之一是:他的发财梦后面有爱情梦的强大支撑。
既然爱了就不顾一切,真应了那句歌词:死了都要爱~
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之二是:当他看透上流社会的虚伪后,依然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不改初衷的做自己。
盖茨比的了不起之处之三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警醒人们:不要沉迷,不要沦陷。越深陷其中,越难以自拔。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种逆袭的快感和梦想的热血。
盖茨比成功的根源是爱情,而爱情的幻灭,也让他深陷泥沼,痛不欲生。
看了盖茨比,我知道什么叫“痴情”。
痴痴傻傻,却一直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痴情的人多半没有什么好下场。
他看到了底层人民生存的艰难,也看清了上流社会的黑暗,更看透了女友的虚伪,但这一切,也依旧不能影响到他做自己。
这样一本原本连畅销量都成问题的书,却在二战时期火遍美国。
因为他迎合了美国人的发财梦,每个人似乎都能成为盖茨比,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在美国那个金钱至上的时代,《了不起的盖茨比》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狂热的美国人的血液中。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美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非同一般。而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多反映了20世纪“美国梦”的破灭。
在学术界评选的二十世纪百年百部英语小说中,《了不起的盖茨比》排到了第二位。
这要归功于菲斯杰拉德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
出道四年,名利双收的菲茨杰拉德开始看不上自己写的东西,So计划写一部刻画时代的著名长篇小说。
而妻子的出轨,感情世界遭受的打击,也让他把全部的精力投注在女主黛西形象的塑造上。
虽然我们伟大的作者,没有看到他的书红遍大江南北的场面,可他的苦心没有白费。他的潜心力作终于被世界看到、承认。
这世界就是如此悲催的讽刺:一如菲斯杰拉德,一如梵·高。
梵·高生前只卖出去一幅画,凄惨悲凉,但他的作品却在死后获得广泛的承认,成为不朽的名作。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虽然他们的作品都是在死后才被广为流传,但是谁又能否认他们的价值呢?
感谢菲茨杰拉德为我们塑造了这个有血有肉、痴情善良、坚韧不拔、坚持自我、追逐梦想、不畏人言,以身殉梦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