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世界正在偷偷惩罚不陪孩子的父亲》。里面提到一组数据,高达77%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在1个小时之内,仅9%的孩子有爸爸陪伴超过3小时。回顾过往,如果从数据量来看,自己还算一个称职的父亲。从儿子学会走路开始,持续陪儿子去动物园和科技馆的次数就超过100次,也参与了儿子从出生到入学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但随着儿子渐渐长大,“不听话”现象频繁出现时,才逐渐认识到,大人们认为“对的陪伴”可能并不是孩子需要的“陪伴”。上周末,参与了孩子周末学习、娱乐的全过程,有三点重要体会,写下来提醒自己,告诉儿子。
一、如何学会自控。真正的自控能力,是要让孩子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做应该做的事。我和天下所有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学会自控。但现实中我们往往用“延迟需求”这种无效方法来约束孩子。他想看电视了,我们说:“现在不行,等等再看。”或者通过转移他的注意力,使孩子暂时忘记了这个需求。孩子完成作业,就承诺让孩子打10分钟游戏。结果是,同样的事情第二天极有可能再次发生。事实上,在点滴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才是父母应该做的工作,而不是纠结于“满不满足他的要求”这个问题。
儿子喜欢吃牛排,不仅仅是牛排味道可口,还在于甜品和饮料的吸引(注:平时饮料尤其碳酸饮料是禁止的,也多次讲到糖的危害)。周末晚上点餐时,我们点了甜品,也点了一种气泡性质的碳酸饮料。但是,我和妈妈知道过量摄入糖的危害,也想说服儿子,在生活中少吃糖。儿子先是提到班上有个胖子(他明白太胖不好),我就不失时机的提出我的观点:凡是胖子都喜欢吃糖。他将信将疑,并打算周一上学时试验一下,用糖来引诱一下小胖子。接着,我们边吃边谈过量吃糖的危害。我想到了那个著名糖果试验,就是那个对3岁儿童克制15分钟吃糖欲望,而获得双倍收益(2颗糖)的试验。讲给了儿子听后,当然也讲了学会克制和自己主动“延期满足”对未来成长的重要性。
我不知道他是否理解,但意外的是,儿子竟然下决心一年不吃糖果、冰激凌和外制饮料。他提出2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一年期限到时,需要我和他的妈妈陪他玩一整天(听到这个要求,我有点儿心酸)。第二个要求是,如果他们班上那个胖子不是因为喜欢吃糖果而胖,我就要写一篇作文给他。(这个要求可能是因为他觉得习作很难,如果胖不是因为吃糖,他希望“惩罚”我一下,以示公平)。我和他的妈妈向他做出了承诺。(现在的习作就是这个“惩罚”,因为周一他问了那个同学,那个同学不喜欢吃糖,胖是因为饭量很大。)今天第四天了,儿子真的没有再吃糖。这个事情也让我明白,以往教育方式真的需要改变,让他“听话”,真的不需要强迫。
二、怎样面对挫折。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是,成年人从挫折走出来的最佳选择是缓解受挫之后的压力感。孩子的心智没有发育成熟,他还不能理解挫折背后的原理。所以,教会孩子处理挫折最好的方案,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面对挫折,这就需要父母花时间“正确陪伴”,发现孩子遇挫原因,并正确引导。
儿子面对挫折也会逃避。你鼓励他,他没有行动;你批评他,他还有各种理由。这次,通过参与他的作业,改善了这个问题。
作业是看图作文。四张图片,先后顺序反映的是一个注意力集中对学习影响的一个故事。第一张:2个小朋友,一个课上集中精力,一个东张西望。第二张:放学后,精力不集中的那位小朋友正低头接受另一位的教育。第三张:2个小朋友课上都在认真听讲。第四张:原先精力不集中的那个小朋友正在独立写作业。儿子理解力很好,观察也细致,能把故事的大意讲出来,对引起小朋友东张西望原因等细节画面也捕捉得十分准确,但他就是不动笔。问他为什么?原来以往作业都是在补课老师辅导下完成的,每次上交作业都能顺利过关。这次因为其他技能培训时间的冲突,没有去补课。他告诉我,他怕自己写,语句不通顺,怕标点符号用错,怕得低分。更合理的原因是,他没有过独立完成的经验,他的逃避,来自对于"低分"后果的恐惧。不做,可以找理由:没人辅导,错了也可以把原因推给"老师"。而这些原因,在我参与他作业之前,包括我和其他家庭成员是不知道(因为我们以前信奉“易子而教”)。
知道了这个症结,就引导他:"分数并不是最重要,世人都会犯错,爸爸妈妈会犯错,老师也会犯错,而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并且及时改正了这件事更重要。"道理不知他是否明白,但结果是他开始写了,1个小时后,作业完成了。当然,在此期间我一步未离开,他独立完成后,我也和他一起修改了 “错误”。在此期间,也没有如以往遇阻一样找个理由放弃,或者做中途休息一会儿。事实上,我知道"共同面对"起作用了,他放下了他想象中的那个“可怕预期”、那份“压力”。正是共同面对挫折这个“1个小时行动”过程,儿子至少在"这件事"上得到了成长,收获了经验,也体会到了集中注意力后的效率。 而我,也真正体会出了应该如何“正确的陪伴”。
三、学会处理情绪。难过、悲伤、生气、恐惧这些属于负面情绪,叛逆行为、电视控、做事拖拉、动手打人这些是因负面情绪导致的不良行为。父母处理与孩子关系时,往往没有清晰界定什么是情绪,什么是行为,我们把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混为一谈,都以“零容忍”相待。
读了《培养高情商的孩子》这本书,我更加认识到处理孩子情绪的两个误区。一个是忽视。典型做法是,当孩子不听话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关闭情绪通道,认为孩子的情绪是不可理喻的,时间可以解决一切,漠视、忽视孩子的负面情绪。另一种是批评,不管孩子有没有出现不良行为,对孩子的负面情绪都是批评的态度,经常斥责孩子,甚至觉得不听话是给大人脸上抹黑。
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从开始认知情绪时,就混淆了情绪和行为,更不知道怎样正确处理或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有可能做出极端的行为。明智的做法是,接受孩子的不良情绪,允许他有情绪,鼓励他把情绪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为每一种情绪贴上标签。要让孩子清晰知道:什么样的情绪是愤怒、什么样的情绪是嫉妒、什么样的情绪是难过;要让孩子明白有情绪是正常的,出问题的不是自己的情绪而是不良行为;要耐心地告诉孩子,他有权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有多种,但不能做出不良行为,比如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破坏财物等。所以,情绪产生不能避免,只能化解。
有了认知仍需实践,我强烈明白,只有在育儿中不断践行,才会有期期望的结果。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父亲写的散文诗》那首温暖的歌,想到了和儿子相处的点滴:你出生前,那种紧张和喜悦交织、奇妙又幸福的感觉;你1岁时,趴在爸爸胸膛上,我们一起睡着时的憨态;你2岁时,与爸爸短暂分离时眷恋的哭喊;你3岁前,小小的你和爸爸数十次长距离徒步行走时的坚毅(从来没让爸爸抱);你4岁时,我们一起参观庞贝城,你展现出小小的博学;你5岁时,已经养成早睡早起,注重个人卫生的好习惯;你6岁时,和爸爸一起登“龙脊山”,克服一段险阻时的勇敢(我都害怕,而且我们迷路了);现在的你,尽管出现小小的叛逆,但也更加明事理,你坚持不懈的学习、你懵懵懂懂的进步。我和妈妈也终于明白,其实你是一块璞玉,我们只要打磨掉你外面的石头,就会找到藏身于你内在的优秀。
——致父母,也送给孩子!
父与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