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在这里说句实话:我本来是打算在4月12号发一篇人设的。
但为什么要用“本来”这个词呢?
还不是因为我无论写什么,最终都会变成碎碎念……
所以我干脆写写杂谈吧,好歹符合我的本性。
我一直认为,人是可以分为好人和坏人的。
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大概是我在叛逆期吧。少年,青春,叛逆,挺正常的。
其实这个观点会造成一些误会。我来解释一下吧:我的思想非常简单,对我好的就是好人,对我坏的就是坏人。
其实我感觉这点不怎么像青春对世界的思考,有点像三岁小孩的想法。
这个观点的最大核心在“我”本身:如果“我”是好人,那么对“我”好的(此处不考虑变卦),大概率是好人。看起来没错对吧?
可是我是坏人啊。
为什么互联网上会有一群人,希望别人痛骂自己呢?
过去的我:这是源于他们的不自信。我们要自信,自强,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接过时代的旗帜,共同进步……
现在的我:骂得好!再把我痛骂一顿吧!快!
在某一个宁静的深夜,他们可怜的情绪突然爆发,可他们什么也做不了,只有黑夜陪他们失声痛哭——这是诗人说的话。
我不是诗人,我只是阐述我的不完全的观点:
我们希望达到目标,我们希望完成任务,我们希望只是卯足了劲猛冲。
可是没走多远,我们就停下脚步。可能是游戏任务没做吧,可能是作业没写完吧,可能是父母叫我们去吃饭吧,可能其他。
在我们希望废寝忘食的时候,生活让我们听一听窗外事,看一看世界的美好;直到交稿的那天,时间叫我们废寝忘食。
“你早些时间干什么去了,我就真算是废寝忘食也要把这件事情做完啊!”
这是我们的最后一句话,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只能失声痛哭。
为什么我常常提到不要立flag?
假设一下:
我是一个作者,我现在正在铆足了劲赶制我的小说大纲。
门外,父母叫我出去吃饭。
走呗,出去吃饭。上次在房间里赶稿被父母痛骂一顿又没忘,你还想受教训吗?
回到房间,朋友找我求助。
帮一帮吧,好歹是朋友。
回到打字页面,门外父母叫我做做家务。
“你这孩子,一天天的,啥事不做。”
一想确实,好歹给家里做点贡献,扫地去了。
最后回到房间,父母把门给敲开。
“来,吃点水果。你这孩子,老是关着门干啥?都是一家人,有啥不能看的?房间空气不流通,把门打开,啊。”
看着缤纷的果盘,我陷入了沉思。明明所有人都想为我好啊……
所有人都知道世界不围着他们转,所有人都想要世界围着他们转。
在中间委曲求全者,最终只会成为两个齿轮间的润滑油,最终被消耗殆尽。
每每写完一篇文章,我都会感觉:渣渣渣,太爽啦,我真厉害,咔咔~
然后过了几十分钟:我这里是不是写得不太好,要不要再改一下,这里是不是太激进了。哇!这里好中二啊,删掉删掉!
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我觉得这篇文章上面那一段有点太极端了。逆来顺受是顾全大局的行为,当时写那一段的我怎么就不懂这个道理呢?啧啧啧,删掉这段吧。
然后我忽然看到旁边半成品的《旁白提示》(一段小构思):
噫!反思心态误我!
似乎每一次表达一个观点——不一定是文章,可能是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我都会有这样一个思维:
观点表达时:我真厉害!
观点结束后:我真废物!
几个月后:额……有可取之点,好像也不是完全废。不过在这里这里这两点应该怎么怎么样会更好。
你们几个我,要不要当场吵一架啊!
所以,当一篇文章写完之后,其实可以假设三个“我”出来: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的猛夸,现在的猛踩,未来的拉架。(不排除让两人打一架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现在的会赢)
理论上来讲,这样应该可以让自己对文章的评价更全面吧……应该?
只可惜我从来不改稿,每次写完一章就当场发了。(拖太久了啊)
来谈一谈我对我目前小说各个部分的评价:
1~11章
我当时小学都没上完,写成这样很正常……但也是真的烂,我在想我要不要重置一下。
最主要的三个槽点:notch为什么会给两个小学生好脸色,并且特地给他们一个《Minecraft》的高级权限啊!(没错,就是草块)
凭什么一个小学生,可以超越一众大佬(就算不是大佬,也是高玩吧),率先拿到僵尸首杀啊!这个挂太过了吧。弄得我现在圆都没法圆。
为什么两个小学生能被云游看中(这里槽点后面才体现),虽然挺符合当年经历的(这点日后有机会再说吧),但这也算一个小挂了。不过还能看,稍微糊弄糊弄就过去吧。
12~16章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几章主要讲的是:我和吴尽在前往村民主城的路上被一群尸潮袭击了,我们使出种种方法,最后逃出生天。
粗略回忆一下,这个桥段大概有八九千字了吧。
但是,这个桥段到底有什么用啊!
我先透一个伏笔吧——Minecraft1.21让这个伏笔没啥办法用,所以我拿出来——那个特殊的骷髅是骷髅群的一个变种。
这个伏笔是这段情节我唯一需要隐藏的东西——真的这么简单,我最近把这堆我以前写的文字都拿出来理了理,竟然找不到更多的伏笔了!
所以,我瞎掰扯这么一堆,八九千字,就只是为了这一个伏笔?!
真的好烂……
17~31章
其实我如今看来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写这一章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埋伏笔。埋完伏笔,逻辑还算自恰?!
哇,我如今想都不敢想。
32~46章
很癫的一个桥段,导致我不知该怎么收尾。
这一段简单来讲主要是:我和圣曲交易了模组物品。
然后再分层:我参加大会时追击绮语,圣曲通过我和云游交易,我去试验一大堆剩下的破烂。
分别讲一下槽点。
第一段,主要槽点在绮语:
额……我1.12玩完一个整合包之后就没再玩Minecraft了,所以对末影人的攻击方式已经完全淡忘。
所以关于你一个末影人,为什么会像个傻子一样精准位移到别人身后呢?!
不过攻击描写可以改,对剧情影响不大,日后改成正常战斗就行了。
第二段:
凭什么是通过我来交易啊?
关于一位末影龙和一位玩家代表通过一位小学生来完成交易这件事。
额……回忆一下,因为我追出门,才能“不打不相识”,才能去咖啡馆。
所以我能见证两位大佬的交易,纯属跑得快?
好吧,挺戏剧的一个情节。过!
第三段:
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两个小学生拿到一堆破铜烂铁之后到郊区玩“锅惊飞”,不料达成“世界核平”成就后,不听教训,导致部分世界毁灭的故事。
泰酷辣!
怎么说呢,我挺欣赏掉入虚空那段,持键打字时,我的勇气的。
“虚无禁忌”——绝对光滑,不知道怎么上去。
“幸运方块”——区块毁灭,不知道怎么下来。
横批:结不了尾!
再批:直接开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