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开学季来了,这是温言在学校度过第二个没电的日子,第一天到的时候还没水。(疯狂暗示学弟学妹),咱就这么个条件。极度真实!!!
相信很多同学开学前都会给新学期的自己制定一些小目标,然后臆想自己在不久的秋冬锦鲤护体、意志力爆棚,自律踏实且帅且有作为。
然鹅事实,你回忆一下……
你上学期开学前是这么想的,上上个学期开学前也是这么想的
人总是有一种<乐观精神>,觉得未来的自己会有更多的意志力和时间,会面对更少的挫折和不必要的麻烦,以至于会把精致的计划表做到完美甚至弥补曾经没有完成的事情。
我们会把未来的自己想象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真正做出改变。
为什么变好的过程这么难?(真的很难)
1#只靠意志力去做一件事,永远是靠不住的
2#意志力是有限的,且极其容易消耗
3#大脑喜欢接受短期的奖励,因而容易屈从于当前的诱惑
4#当面临压力的时候,诱惑会更具诱惑力
……
所以你看到了,一边靠不住,一边在勾引,满满的flag突然就显得弱小无助又可怜。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中大约有45%是由习惯决定的,无需思考,自动完成。
试想一下,靠诸如吃饭喝水这样的习惯来完成一件事和依靠意志力和自控来完成一件事,前者是不是显得不费吹灰之力。
吃饭喝水玩手机可以成为你每天不需意志力消耗就能完成的行为,换成诸如健身、读书、学英语、写作、弹吉他等等其实同样也可以。
往下看,教你get到这个强悍的技能。
第一:明确你要养成的习惯或者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比如:我新学期要养成的习惯是坚持写作
你也可以是,坚持跑步、或者坚持听BBC等等;
一般来说,你的目标越具体,执行的阻力就会越小,动力就会越大。
第二:将你的目标微量化
我的终极目标是养成坚持写作的习惯,重心是<坚持>二字,如果每天写了1000字,
但写了10天就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中断从而放弃了,这不是我想看到的。
不能否认某些理由存在的合理性,比如某一天做实验很晚才回到宿舍,那么如果再要完成1000字的写作,这的确很不现实。
这一步,有效的做法是将目标微量化,微量到你找不到理由来拒接它。
比如,我的目标是每天写20字。即使在最累的时候,动动手指打二十个字对我来毫不费力,我根本找不出理由来不做这件事。
每天写20字还谈坚持写作,这或许听上去很可笑,但是重点不是着20个字能带来多大的效益,而是这种做法。
当我要完成这件20字写作任务的时候,我轻松的克服了执行前压力,因为他很简单,我用不着去拖延;
更重要的是,当我做这件事的时候,我每次都能超额完成计划,写21个字是超额,写2000个字也是超额,这让我感觉非常良好。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检查一下,你是否也制定了过于死板的计划。
第三:明确习惯依据,将其纳入日程
如果没有具体的依据,大脑就会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将行为变成习惯。
>以时间为行为依据,严格且规律性极强。
比如你要求自己每天四点钟跑步,七点钟编程
不足之处在于生活多变,一旦你因为其他事情错过了整点依据,就会陷入内疚的尴尬处境,于长远不利。
>以行为为依据,灵活有弹性
比如吃完早饭后读英语,睡觉前看书;
不足之处在于比较含糊,在缺乏规律的生活中培养出规律,并非易事。
两种依据,各有长短,具体选择看个人。
第四: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享受成就感是让生活满意充实的有效策略,适当给予自己奖励,往往能收获到更大的动力。
第五: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成就感的办法,但你看到自己坚持的轨迹,这种无形的奖励对于大脑来说或许比实物的奖励更珍贵呢。
第六步:忠于最初计划,摆脱高期待值
因为我们的目标足够微小,所以我们常常能够超额完成,但是不要忘记,超额完成并不是我们的目标,
生活中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坚持,这是让行为变成习惯的有效途径,我们要把目标放在<坚持>上,而不要对任务量报较高的期待。
比如我的目标是每天20字,但我前十天每天都写了400字,第11天我写了21个字,这并不意味着我失败了,如果我去愧疚自己没能像前十天一样超额完成写作量,这才是我的失败。
人的欲望容易无限膨胀,但你要有能力将你的目标维持在微小状态。
总结一下要点:
[if !supportLists]1>[endif]满意你的每一个进步,要满意,但别满足;
[if !supportLists]2>[endif]超额是你对自己的奖励,并不是你偷偷给自己抬高要求;
[if !supportLists]3>[endif]不要小看微步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详情关注微信公众号【馨语温言】
网友评论